看起来热闹?西安本地剧院演出如何加把火
2018年即将进入尾声,据统计,今年西安演出市场的各种剧目表演加起来有近200场。最受关注的几部剧,要数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四世同堂》,已经来过好几次西安的音乐剧《猫》,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话剧《解忧杂货店》,儿童剧则有《汪汪队立大功》。本地院团方面,去年年底在西安首演的陕西省人艺版的《平凡的世界》,2018年进入全国巡演,《柳青》则刚刚公演结束。看起来这么热闹,西安的演出市场究竟什么状态?
观众调查
票价影响进剧场
但精品剧则愿意掏钱买票
2018年西安的各类演出近200场,经过这几年的熏陶,西安也有一批喜欢走进剧场看演出的粉丝,刘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她一年在西安看出演大概10场左右。经常去各地出差的她,也会在外地观看演出,她觉得外地的演出到了西安票价要贵很多。西安本地院团,例如陕西人艺、西安交响乐团的演出价格适中,可以接受。
随后记者也通过一个演出的微信群进行采访,大部分人一年观看演出在10场左右,但以外来剧目为主,例如开心麻花话剧、柏林爱乐乐团演奏会、芭蕾舞剧《吉赛尔》等。本地院团的演出则很少关注。采访中,多数人认为票价会阻碍他们走进剧场,但也有少数人表示,如果是高品质的剧,也愿意为好的演出支付门票。
在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丽虹看来,一个城市的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不能因为家长不进来就不做,我们愿意做奠基者和培养者。我们也不恐慌,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美育教育的重视,艺术感受的培养是呈现慢慢上升的趋势。”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院长、国际一级导演、制作人李宣表示:“北京、上海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培养话剧观念了。而话剧在西安起步太晚,观众认知度不够。但这两年已经慢慢好起来了,愿意掏钱走进剧场的观众越来越多。”
院团调查
新剧刚出炉能盈利的很少见
观众希望演出越精彩越好,票价越低越好。但剧目创作生产有一定规律,创意、剧本、排练、加工、演出等环节环环相扣,成本不言而喻。我们来看看演出背后的运营成本,是不是票价虚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