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西安校友建设者 像螺丝钉一样默默奉献

2018-10-30 13:38  西安日报  字号:T|T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西安校友建设者 像螺丝钉一样默默奉献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摄)

“希望自己能尽早成为‘好工匠’”

“相对于宝贵的经历,那些辛苦都不算什么。怎么说呢?世纪工程,有我一笔。”港珠澳大桥CB04标段的预制场机材负责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01级校友李一欢介绍。

珠江口伶仃洋,水文地质环境复杂,要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又处珠江航运最繁忙区段,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CB04标段作业区域,施工难度世界罕见。超长桩基高精度沉桩成孔、超大墩台独立构件混凝土一次成型、深埋式预制墩台止水作业、超重异型钢塔空中转体和精准就位、超重钢箱梁抬吊协同管控……整整4年1400多个日夜,这个来自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团队,用专注、坚守和担当,突破一系列难题,屡创奇迹。李一欢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预制构件液压模板的设计与开发,全过程跟踪模板的设计、加工、拼装、调试,以及成功完成墩台的首件工程。

李一欢是广东长大机械方面的第一个研究生,在公司负责机材部分工作,整天和一线民工打交道,和他想象中的技术工作有些不一样,他甚至因此怀疑过自己。而刚走出象牙塔的他,还有些许内敛、不太爱和人说话。他告诉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观察,他发现和科班出身思维定式不同的是,工人在设备拆装方面有些独特的经验。于是,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主动找民工聊天,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

越来越开朗的李一欢,凭借勤学好问、踏实肯干获得了公司的肯定,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多;2009年他成为了九江大桥项目机材部部长,2010年担任贡江大桥项目副经理;同时,他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在公司每年都被评为“先进个人”。在贡江大桥项目收尾工作时,他作为技术骨干被公司调回广东,参与港珠澳大桥的投标工作,参与制定施工方案,随后他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没日没夜的做方案,多次来回奔赴各地讨论方案,工作中的他一丝不苟,仿佛和平时开朗的他不是同一个人。他说,自己算不上“大国工匠”,希望自己能尽早成为“好工匠”。

“像螺丝钉一样 默默地为国家的建设奉献”

2001级的李一欢,是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的第一批学生,那个时候他不是很活泼。初到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几栋形单影只的楼,未完全建好的图书馆。刚入大学的他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经常是一两个月才出一次校门。他说,“我在西科大最幸运的两件事是:遇见了她以及亲历了西安科技学院更名西安科技大学的时刻。”

工作不定时不定点,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当然也没有周末,和家人一直分居……他说,有时候也想离开这个艰苦的行业,不是怕吃苦,是觉得对家庭照顾太少。公司的人情味儿,妻子的默默支持都是他坚守艰苦行业的原因。他说,“更重要的也许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已经深入骨髓,让我可以像螺丝钉一样,默默地为国家的建设奉献。”

李一欢路过自己参建的世纪工程,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自豪。除了李一欢,还有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的吴晓亮、景宇等更多的校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于参加这样令人瞩目的工程,他们都是满满的骄傲。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每一公里桥梁与隧道、每一座人工岛,背后都凝结着工程师的匠心、闪耀着中国人的创新。在庞大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团队中,不乏在西安完成学业的建设者身影,他们脚踏实地、勤勉创新。

■记者 张潇 通讯员 苏畅 王瑞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建春莅临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开展调研工作

    2018-10-29 18:08阅读

    西安职院党委书记张理一行参加全省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研讨会

    2018-10-26 11:05阅读

    西安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 人数时间不设限手续3日内办结

    2018-10-25 11:27阅读

    立足岗位,潜心育人——西安市第83中学刘少文老师获评陕西教育系统2018年度“我身边的好老师”

    2018-10-24 16:03阅读

    霜降来,秋叶落 ——小记西安市第二保育院主题晨会活动

    2018-10-23 10:01阅读

    高新二路“无字指示牌”仅1.7米高 路人一不留神就撞到头

    2018-10-22 20: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