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去年发布“最严养狗条例” 为何难治“养狗乱象”?(2)
“最严”法规
为何管不住“养狗乱象”
记者梳理发现,为了规范养犬行为,各地纷纷制定养犬管理法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先后有10多个省、近60个城市出台了关于犬类管理的办法或规定,相关地方法规约70部。
市民高泽亮说,他对小区里部分住户养狗不拴绳,任狗随地大小便的行为深恶痛绝。为此,他上网查阅了全国各地关于治理“狗患”的做法,比如《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携犬人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但即使北京,无证养犬、遛犬不束犬链、随意携犬进入公园等违法养犬行为依然随处可见,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他认为,狗依附于主人而存在,法规管不住狗的问题,实质是法规管不住人。
那么,西安治理狗方面究竟存在什么难点?一位民警说,“这边警车一上街,那边狗主的微信朋友圈里就传开了警方的行动,这成了查处的难点之一。”他举例说,去年8月10日晚,他们抽调警力在东二环、南二环、伞塔路、环城东路、体育场等街面上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及流浪狗进行检查。当晚共抓了6只狗,包括2只大型犬、4只小狗,没想到遇到了养犬者的躲猫猫游戏。
“我们的抓狗车一上街,有些人看到了就拍照,然后发到一些微信群里,说抓狗车现在在哪里,朝什么方向走了。还提醒在外面遛狗的人一定要注意,速速回家什么的……”民警说,警方上街查狗只是针对流浪犬和无主犬的收缴,对于有主人的狗,只是查看其是否有狗证、遛狗是否拴绳,出门有无携带清理狗粪工具等。
“如果养犬人文明养犬,又何必要害怕警方的正常检查呢?”这位民警说,许多养狗人之所以漠视养狗法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与大众的法律意识紧密相关。他们往往认为,“不就是养只狗吗,有啥大不了的”“我自己家养狗又没妨碍别人,你们干吗管”“管理,不就是‘办证’和‘罚款’吗……”
“日常工作中,从诸多养狗人的态度和话语中,不难看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养狗法规似乎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民警说,因为,在他们看来,养不养狗、如何养狗,更多的是属于私人范围内的事务,甚至是属于纯粹道德和习惯范围内的事务,与公权力关系并不大。
对此,陕西合恒律师事务所李律师认为,导致法规管不住养狗人的原因在实践中远不止这些。比如,目前城市和社区中用于宠物游玩和休憩的服务性设施建设滞后,监控手段单一,特别是养狗人的公德意识、文明素质不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原因,都不能成为随意废弃法规的理由和借口;相反,依法养狗、规范养狗乃至文明养狗也已是大势所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