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有了“智慧大脑”:进山刷身份证人脸识别 偷挖烧烤将被监控(2)
智慧大脑
偷挖、烧烤等行为可被“揪住”
走进保护总站的“智慧大脑”监控指挥室,记者看到6块屏幕,分别展示着进山游客身份证信息、车辆信息、道路实时监控等。
在中间的大屏幕,可用不同颜色识别每一个人以及物品。“比如一个人,如果下山时多携带了一个包,有可能是在保护区乱挖的植物等,我们就可以识别到。”工作人员说。
同时,通过监控画面,记者看到有人违规下河,工作人员在监控室进行喊话,河道旁边的喇叭就会传出提醒声音。“远离河道,注意安全,那位穿白衣服的游客,请保护身边孩子安全。”听到声音,市民们纷纷上岸。
“如果市民执意不听劝阻,我们就可通过身份识别,将其拉入黑名单,再也不能进山。”工作人员说。
在热成像系统中,可以通过温度异常发现着火点。比如出现烧烤或者火情,温度就会超过预期温度,这时候,温度异常的地方实时画面就会主动弹出来,令工作人员准确进行灭火或者劝阻私自烧烤。
记者了解到,目前只有子午峪和小峪设置了保护站,市民不能开车进山,将来长安区石砭峪、 大峪、沣峪 、天子峪、库峪、西岔沟、太乙峪等也将陆续实施。这些峪口的情况都将通过保护总站实时查看。
减车控人
不想步行可乘坐摆渡车 票价10元
在保护总站的后方,五十辆崭新的摆渡车一字排开,身穿制服、戴蓝色领带、白手套的司机们整装待发。
车身印制着“保护大秦岭,长安与您行”的绿色字体,旁边还画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卡通大熊猫,十分可爱又醒目。
记者了解到,不愿意步行的市民游客可购买摆渡车车票,每人10元,从游客中心到金仙观停车场,运营时间为夏季7:30-19:00,冬季8:00-18:00。
“通过‘减车控人’,减少人为对秦岭的危害。”鲜曙涛说,摆渡车出行方便,便于管理,大大减少了因交通不便导致的安全隐患及车辆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
“以前陪家里人上山,我都是在山底下等,现在能坐着车跟大家一起游览,很方便。”家住小寨的市民刘阿姨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