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9名家长花了38万多办理“幼升小” 拿到入学通知书却是假的

2020-08-10 23:34  华商网-华商报  字号:T|T

2019年5月初,这是幼儿园集中毕业的阶段,各幼儿园群内关于“幼升小”的事情讨论不断,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忙的焦头烂额。

司某见群内讨论活跃,便动起了歪脑筋,先是在其女儿幼儿园家长群内谎称自己有“渠道”办理某某小学入学资格,随后又让其熟人赵某某出面充当“中间人”收钱,一场“阴谋”正式开始……

消息传开,认识或者不认识司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纷纷托司某花钱办“事”。

借着伪装的“身份”,司某装模作样的收集“学生资料”,并发放事先伪造好的入学通知书,以此收取每名学生家长数万元的“打点费”。调查显示,司某先后收取9名家长共计38.5万元。

2019年8月底,当家长拿着“入学通知书”兴冲冲的办理入学手续时,却被学校告知“入学通知书”是假的!

如梦初醒的家长们,才意识到被骗了,赶紧向警方报案。

很快,司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目前,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已将该案件起诉至未央区人民法院,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

主办检察官对类似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这类犯罪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是发生时间较为集中,每年的6月至8月“幼升小”“小升初”开始前后,犯罪分子抓住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编造骗局、依学校排名明码标价收取钱财,实施诈骗。

二是诈骗的方式雷同,熟人作案居多。这类案件,犯罪分子要么号称自己在教育部门有非常“硬”的关系;要么就直接给自己虚构一个学校领导或教师身份骗取家长信任。而受骗家长,往往因为是通过熟人介绍的原因,轻易的放松警惕。

三是犯罪动机相似,通过分析查阅案例,检察官发现,在部分案件中涉案人员没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甚至没有稳定住所,这些人在骗取钱财后,常常通过还债、赌博等方式将钱财挥霍一空,给受害家长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记者 宁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致全市中考考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2020-08-10 11:01阅读

    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挂牌成立

    2020-08-08 22:05阅读

    西安市召开2020年职成教工作推进会

    2020-08-05 11:16阅读

    自学考试顺利结束 | 阎良区圆满完成上半年组考任务

    2020-08-03 20:01阅读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与渭南市富平县东华小学结为姊妹校

    2020-07-29 12: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