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免疫程序有五大变化你知道吗?脊灰与麻腮风疫苗接种程序调整
4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近日,陕西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转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的通知》,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五大变化。包括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儿童可免费接种15种疫苗 二类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疫苗接种为无数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目前我国适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的疫苗共有15种,可以预防15种传染病。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该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也称免费疫苗(官方名字叫“免疫规划疫苗”)。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
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字叫“非免疫规划疫苗”,如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有没有必要接种二类疫苗?西安天佑儿童医院医生介绍说,虽然二类疫苗是家长自愿自费选择是否接种,但并不代表这些疫苗不重要,只是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具备普及的条件。通俗的说,一类疫苗就像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二类疫苗就像是高中、大学、硕士和博士教育。虽然需要家长买单,但是他们同等重要。此外,有些孩子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不能够接种某些减毒的一类疫苗,建议家长选择更为安全的二类灭活疫苗作为替代。
18岁以下都可补种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也有调整
据了解,2021新版免疫程序有如下变化,提醒家长关注。
变化一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变化二
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变化三
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A.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变化四
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脊灰疫苗接种对象及剂次由原来的“2月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改为“2 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已按免疫程序完成4剂次含IPV成分疫苗接种(如:五联疫苗),则4岁可不再接种bOPV。
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程序由之前的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MR)调整为接种麻腮风疫苗。也就是说麻腮风疫苗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次。
变化五
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将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2000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记者 李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