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直击西安核酸检测采样一线:防护服里超过50℃ 一个班次5小时

2022-05-05 18:56  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8月2日,在西安市莲湖区大兴西路大型果蔬市场,医护人员正在为商户做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医护人员正在为商户做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防护帽在头上留下勒痕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脱下防护服,浑身大汗淋漓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39℃的高温,撑着遮阳伞在户外待几分钟便汗湿了衣服。然而,在西安市的一个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里,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他们顶着高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直面“烤”验,只为阻断疫情传播,护卫百姓健康、平安。

一个班次近5个小时

“取下口罩、头往后仰……”8月2日中午,位于长安南路的启航029社区门口,来自西安雁塔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的尚粉娥和叶颖,正在为排队的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核对受检者姓名后,尚粉娥把一根长约20厘米的棉签伸入受检者咽喉部,停留数秒,获得咽拭子后,将棉签头部置入一个螺口管,麻利地折断棉签多余的长柄,拧上螺口管的盖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她要重复百遍。防护面罩后面,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淌。

从登记信息到采集样本,平均一位居民用时1分钟。张开嘴巴,采集样本,拧紧盖子——对于市民来说,核酸采样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可是,对于尚粉娥和叶颖来说,上一个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的开始。他们不仅要全程站立,每操作一次,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一个班次下来,近5个小时。

防护服里的温度超过50℃

“每套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为了避免污染,从穿上到工作结束,要一直保持密封性。”尚粉娥一边操作,一边给记者讲解防护服的穿戴过程。“首先戴一层无痕橡胶手套,手部消毒,之后依次穿戴N95防护口罩、帽子、脚套、防护服、面屏和防护靴。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一次手部消毒,直到第二层手套戴上,整个防护服就算穿戴好了。”

“夏天和冬天穿戴的防护服是一样的,这种天气,穿的时候就不停地出汗了,即使什么都不干站在太阳下,10分钟绝对汗流浃背,防护服里的温度至少超过50℃。”叶颖补充说,“我们一般都会把头发盘起来或者是绑起来。为了和时间赛跑,一旦穿戴完成绝对不喝水,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

摘下手套汗水直接流出来

这时,脱下防护服的叶颖黑色T恤已经湿透,除了防护帽勒出的勒痕之外,摘下手套时,汗水直接流了出来。记者看了看她的手,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汗水中,指尖皮肤已经皱巴巴的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集结了一支35人的核酸检测“预备队”。所有参与检测的医技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采集位置哪里最合适?如果遇到慢性咽炎居民采取什么措施?如果有呕吐情况要如何处理……都是他们的培训内容。检测结果6个小时就能出来。

8月1日,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要严格落实核查管控、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措施,确保不漏一人。记者从西安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除部分社区和街道设立专门的核酸检测站点外,居民还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行前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本报记者石喻涵实习生张天赐范梦露殷博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在西安活动轨迹公布!两名外省旅客返回后核酸检测阳性

    2022-05-05 18:45阅读

    西安市第三十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下月举行

    2022-05-03 18:47阅读

    西安交大二附院“黄码医院” 圆满完成防疫使命

    2022-05-01 18:45阅读

    西北首条5G智能网联公交线路将在西咸公交1212路投用

    2022-04-26 18:57阅读

    西安碑林区三项措施确保集中隔离点服务保障

    2022-04-23 18:49阅读

    西安小伙通过拍卖网站赚差价 大额投入时网站崩了38万打水漂

    2022-04-19 18:58阅读

    快餐行业占据餐饮行业市场的一半 平均客单价涨至25.1元

    2022-04-15 18: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