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关中腔“的兄弟俩终于在陕南上了户口

2017-07-03 10:05  安康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曹家军)6月30日,25岁的王某飞(男)和23的弟弟王某月终于同时拿到了印有自己姓名的户口本,并顺利的办理了身份,结束兄弟两人二十多年的黑户生涯。

事情还得从2017年2月份的一天说起,旬阳公安麻坪派出所来了两位满口关中腔的年轻人要求补上户口。接待民警很诧异,你们都二十多岁了,听你们口音好像是关中人,怎么会没有户口,要来陕南旬阳上户口呢?

原来,兄弟两人在四五岁时父母就将其带到关中一带务工,先后在关中地区各个县、西安等地上学,辍学后就在西安周围务工。期间也没有在回老家居住生活,一家人在西安生活了近二十年,那真是说的一口地地道道的关中腔。当时家里人不重视户口问题,又不在老家生活,就没有兄弟俩上户口。到了成家的年龄了,没有户口,办不了身份证,这可急坏了小兄弟俩。

了解兄弟两人的基本情况后,民警及时到其老家走访调查。由于兄弟俩离家都小,村民只有大概影响,对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兄弟两人都不认识了。民警并没有放弃,以其老家为中心,往周围的邻居、亲戚、其父辈的朋友、同龄人开展走访,进一步扩大走访范围。在村委会、辖区学校未能找到两人的成长轨迹资料。更让民警想不到是,经调查了解,两人母亲张某现在也是无户口人员,父母也没有结婚手续。由于其母亲是旬阳其他镇人,民警将此情况向兄弟派出所反映,引导张某到其出生地补上户口。民警同时寻找和王某兄弟俩一起务工的人了解有关情况。通过大量工作后,终于两人的基本情况有了较晰的了解。

为了从科学上进一步确定这俩关中娃是陕南旬阳人,只有作亲子鉴定。最后在旬阳县公安局户政门的协调下,聘请专业机构给王某父子三人做了亲子鉴定,确保了科学性。拿到鉴定结果后,麻坪派出所迅速整理相关资料送县局,当开就通过了审批。

当兄弟俩拿到户口本、身份证办理回执单时,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自言到:这下我们两个关中娃,在陕南有了户口了,可以办银行卡、交社保了、领结婚证了,我们是有户口的人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省级病媒生物防治专家组来铜考核验收 李荣出席反馈会

    2017-07-03 08:19阅读

    本月起 出入境证件办理费用下调 护照降至160元

    2017-07-02 12:00阅读

    天竺山镇做大劳务输出助力脱贫攻坚

    2017-07-01 08:15阅读

    西安入选夜晚最爱吃前十城市 回民街吸引力指数高

    2017-06-30 16:50阅读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

    2017-06-30 08:11阅读

    分享交流共同成长 齐心协力追赶超越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赴北京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参观学习二次分

    2017-06-29 15:11阅读

    疑因261路公交车内拥挤男子晕厥 公交车司机急送医

    2017-06-29 12:2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