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剑:当好“第一书记” “驻”进百姓心间
“代书记来到村上,村党支部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村上的生产桥建好了,村民的住房条件也改善了,村民干劲儿也上来了……”宜君县罗坪村村民们看到村里逐渐发生的变化,乐在脸上,喜在心头,对驻村的“第一书记”代文剑都竖起了大拇指。
2015年10月,宜君县卫计局派出代文剑作为罗坪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代文剑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群众身边,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争当致富带头人的要求,用挽起袖子出真力、踏踏实实为群众的心态为民办好事实事。到2016年年底,该村56户贫困户,有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刚到村上,代文剑便发现这里的村民住房条件不好,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他和村上干部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24户(其中8户贫困户)移民搬迁主体已完成,户均136平方米住宅面积,套房设施一应俱全,水、电、路、污水排放全部到位,7户已经搬进了新家。针对27户无安全住房的贫困户家庭已在县上组织公开摇号并签订了协议,按照人均25平方米标准得到安置。同时争取资金,投资1万元左右修建王坪组生产桥一座,解决村上56户1100亩耕地耕作运输难问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搞好村内巷道硬化前期准备工作,争取资金硬化活动室院落,安置健身器材,方便群众活动健身,通过基础设施扶贫,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自履职以来,代文剑牢记“第一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将整村困难和各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收集汇总,确定了重点帮扶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从精准识别确定贫困户到建档立卡制定包扶计划,再到商讨脱贫对策,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再到土坯房、危房户的安置,入户算账、信息录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经常加班加点,从会议记录、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到驻村手册、报表、帮扶村开展情况归纳总结,他做了大量细致而繁复的工作。
如何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是代文剑一到村上就首先考虑的问题。“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产业扶贫扶到人;对缺乏就业技能的,加强教育培训帮到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兜底兜到人;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托到人……”通过走村入户宣传摸底、召开会议集思广益,他为村里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发展路子,整个村上面貌焕然一新。
包抓单位县卫计局对他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给56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启动资金、优质鸡苗、饲料等,部分鸡苗已经开始产蛋,已经初见成效。投资7万余元为村新建卫生室60平方米,配置了电脑,安装了移动无线网卡,配备了部分医疗设备,已经实现了村级门诊合疗报销网络化,免费为贫困户40岁以上人员进行了体检。
“等过几个月你再来村上看,道路也硬化好啦,村民也有文化活动场所了,路灯也亮了,那时我们村子就更美啦!这些都得感谢村上的‘第一书记’。”看到记者采访,刚从危房搬进新家的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李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