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让实干精神熠熠生辉 ——记市级劳动模范、市低保局副局长冯雄文

2017-07-07 08:02  铜川日报  字号:T|T

“五一”休假,他跟着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嫁接核桃;国庆长假,他忙着为村里硬化巷道;暴雨来袭,他与村组干部忙着疏散群众,连自家地下室被淹都顾不上;寒冷冬季,他又张罗着为老党员、贫困户送去慰问……时间长了,就连女儿都忍不住抱怨道“我爸为了工作连家都不管了”。可也正是因为日子久了,村里人都记下了他。修路时,有人说“冯书记,这条路我等了十多年了”;实施核桃嫁接改良时,有人说“这多亏了冯书记”……他,就是市低保局副局长、王益区王益街道办小豆村第一书记冯雄文。

从2005年起,冯雄文就一直奋战在社会救助工作的第一线。2009年至今,他先后7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2012年,他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5年,他承担的“社会救助‘救急难’工作机制探索与研究”课题,获得全省一等奖;今年,他又被评为铜川市劳动模范。2015年,他被选派到小豆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今年该村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示范村”。

从事业务工作,他注重调查研究,多次执笔起草了我市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规范性文件

在市低保局,冯雄文长期承担业务工作。2012年,他带着工作人员到相关部门单位就开展低保对象信息核对进行协调对接,当时由于其他地区尚未开展这项工作,一些部门同志对此深有疑虑,他便耐心讲解政策依据,一次又一次地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核对方式及内容,突破了工作中的一个个难点,终于完成了低保对象13类信息核对工作。结合信息核对,我市低保复审排查清退低保对象7523户22117人,有效提高了低保对象认定的准确率,受到了全省通报表扬。2013年,他深入低保户家中走访,与基层工作人员座谈、查阅资料,潜心研究相关政策文件,执笔起草了《铜川市低保工作操作规程》,对加强我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2014年,他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了《铜川市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办法(试行)》,对危重病人、重度残疾人等5类人群分别按保障标准30%至60%的比例增发保障金,后来我市这一做法被在全省予以推广。2016年5月份,国家民政部等5个部委来我市调研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衔接工作,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同事加班加点,经过8个多小时的彻夜工作,最终在汇报时受到相关部委的一致肯定。

2015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11个地市级“救急难”综合试点市,冯雄文执笔起草了《铜川市“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报告等4项工作机制,将4项民政救助工作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2016年,省委深改办《改革工作动态》和《中国社会报》先后专题刊发了《铜川市建立四项机制推进“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对我市“救急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担任第一书记,他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深知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要增强群众“造血”功能

2015年8月,冯雄文来到王益区王益街道办小豆村担任第一书记。刚一上任,他先去贫困户家中走访,与村组干部座谈,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及扶贫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事宜,制定了《小豆村脱贫攻坚三年发展规划》及和《第一书记帮扶困难群众“连心卡”》。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冯雄文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了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制度,成立了3个党小组,积极探索农村党建新模式,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板凳课堂”“炕头课堂”;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建立“微信课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带头为党员上党课,树立党员温治忠为小豆村支部“两学一做”的标杆,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他十分注重村级组织治理,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坚持民主决策,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公开。对村“两委会”成员进行了合理分工,严格村干部坐值班制度,他坚持每周六在村委会值班。在他的带领下,小豆村“两委会”成员团结共事,聚力发展,多项工作走在王益区前列。

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他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在手上。他深知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要发展产业,增强群众“造血”功能。他通过入户走访,详细掌握了贫困户家庭资料,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原则,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确定了帮扶干部。

小豆村原先种植的400多亩核桃多为老品种,群众收益低,但许多群众只看到眼前利益,忙着务工挣钱,对核桃疏于管理。对此,他联系专家在村上开展了3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逐步改变了群众老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后来,他又先后两次带领村组干部前往宜君县核桃办商议核桃嫁接改良事宜。2016年4月下旬,宜君仁合核桃专业合作社为小豆村实施核桃嫁接改良,参与群众43户,嫁接改良核桃50多亩。2016年,他争取开展了“双基联动”试点,解决了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协调人社部门举办就业技能培训,使全村近200人实现进城务工;他引导群众发展土蜂养殖8户、养猪养羊3户、蔬菜种植2户。2016年底,小豆村人均收入达到12677元,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今年,他又提出建设“百亩花椒园”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完成花椒栽植100余亩,使群众家家户户都有增收项目,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小豆村,早已变了模样。冯雄文到任后,想方设法争取资金,2015年村里建成了9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安装了篮球架、健身器材,建成了文化墙。2016年,他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6万元,硬化巷道路1200米,铺设排水管道50多米,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对全村自来水入户管网进行了维修改造,为110户群众安装了插卡式计量水表,彻底解决了群众“靠天吃水”的问题;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栽植国槐、樱花、红叶李等各类苗木3000多棵株,种植花草2000多平方米;组织村上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柴草60余车,修剪树木100余棵,疏通水渠1.5公里,安放了5个大型垃圾集中收理箱。(本报记者 彭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户县5个独生子女户要求多分一份征地款 法院判决支持

    2017-07-07 10:08阅读

    杜航伟在汉阴调研脱贫攻坚

    2017-07-06 16:08阅读

    山阳“三招”破解城市党建“三难”

    2017-07-06 10:32阅读

    老人从平利走到汉滨?民警热心送回家

    2017-07-05 16:13阅读

    冯振东主持召开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座谈会

    2017-07-05 10:08阅读

    烈日下义务扫街道 民警化身美容师 市车管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17-07-04 16:30阅读

    洛南多措并举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2017-07-04 10: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