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开展食药打非治滥“利剑行动”
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7件 涉案货值159.57万元
我市开展食品药品打非治滥利剑行动
(通讯员 田先玉 李超)今年以来,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食品药品打非治滥利剑行动,围绕食品药品领域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形成震慑。截至目前,全市共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7件,涉案货值159.57万元。
加强专项治理,让违法行为不能为。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针对食品药品领域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其中,在食品领域开展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16项专项治理,在药械领域开展中药饮片掺杂掺假、经营和使用过期体外诊断试剂等6项专项治理,在保化领域开展对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份、美容美体机构销售非法添加等9项专项治理。全市统一行动,形成了大行动与小专项结合、拉网式检查与重点突破相呼应的专项整治格局,全市对违法企业停业停产整顿共计12家,有效地维护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加强执法办案,让违法行为不敢为。震慑犯罪、净化市场是食品药品打非治滥利剑行动的终极目标,今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加大案件查办的力度。通过开展日常巡查、受理举报投诉、专项稽查、检验检测等方式不断深挖案件线索,对发现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坚决一查到底。特别是加大了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查办了林某涉嫌未取得经营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案,涉案货值126万元,涉案当事人员已正式批捕。紫阳县市场监管局查办了济善堂大药房祝某经营假药案,涉案货值20余万元,公安机关起诉13人,批捕1人。通过一系列大案要案的查办和曝光,营造食品药品市场严管严打的监管态势。同时,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安部门加强联系,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案件协作、移送、交办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案件线索进行研判,对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制假窝点和涉嫌犯罪案件进行联合查办,使行刑衔接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执法的合力。其中,在打非治滥利剑行动中,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出击,成功查处了中心城区某火锅店使用地沟油案件,社会反映良好。
加强舆论宣传,让违法行为无空间。为提升市民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辨识能力,发动更多的群众支持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一方面加大了社会宣传。今年先后通过科技之春活动月、食品安全周、12331宣传日等10多次活动,积极组织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到广场、车站等人流汇集场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并组织食品药品执法人员走进学校、单位、企业、厂矿、社区开展食品药品知识培训,发放食品药品宣传资料,宣传培训80000余人次,组织宣传培训100余场次,发放各类食品药品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另一方面强化警示信息宣传。加大对案件的公示和曝光力度,对案件的公示率达100%,还对违法分子实施黑名单管理制度,全方位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让违法者不可为。今年食品药品部门通过手机短信,以及门户网站,每周发送食品药品风险提示和稽查工作动态短信,宣传食品药品安全,上半年发放食品药品安全提示和宣传短信近100万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