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调研团来渭探寻关学遗迹
(记者王珂通讯员沈晓)为了从地方志系统中搜寻渭南地区明清时期被记载的关学人士的相关事迹和著作,日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赴渭南关学文化调研团”一行来我市,开展为期7天的“传承关学文化,探寻关学遗迹”的主题调研活动。
关学是儒学的重要学派,由张载创立并于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在关中地区传衍的地域性理学学派。渭南正是关学士人聚集的集中区域,仅以基本的关学史《关学编》为例,其中就记载有渭南籍关学士人31人,不乏韩邦奇(明朝人,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人,著有《易占经纬》《志乐》等书,明代关学中坚,与其弟韩邦靖合称“关中二韩”)、杨爵(明朝人,字伯修,号斛山,渭南富平县人,被誉为“一代廉吏,关西夫子”)和南大吉(明朝人,字元善,号瑞泉,渭南临渭区人,被誉为“张载以后,关学复兴第一人”)这样的关学代表性人物。他们的经历和文化故事曲折丰富,值得后人挖掘传承发扬。
调研团来渭期间,通过对渭南市及各县区地方志材料的查阅,以及发掘和应用与关学文化相关的人物传记等文献资料,既是树立文化自信,践行大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讲好渭南故事的有益尝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