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巧手编织生活的美——近观凤翔草编

2017-07-30 16:01  宝鸡日报  字号:T|T

◎董建敏段序培

昔日堆在西府农村场院的一个个“麦草摞子”,曾是庄稼汉在炎炎夏日挥镰割麦、碾打脱粒后的产物,记录着那些年农人挥汗如雨的勤苦和辛劳。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推广普及,麦秆被打成了“短节节”,“麦草摞子”也渐次消失于西府人的视野中,但目前还有个别人会提着镰刀下地割麦,因为在他们眼中,这看似无用的麦秆却是“宝贝”,凤翔草编艺人就将其“变废为宝”,用自己巧手编织的工艺品,装点着淳朴的生活。

凤翔草编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凤翔草编“起于北宋”,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草编工艺日臻成熟,一件件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精美工艺品,色泽明快自然,质地结实耐用,柔韧轻便,式样新颖独特,富于想象力,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们甚至漂洋过海,远销国际市场。其精巧绝妙的制作技艺便是“凤翔三绝”中“姑娘手”的集中表现;如今,凤翔草编技艺已经被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散居在乡间的一位位草编艺人,在传承着这门传统手艺的同时,也在努力丰富着草编制品的花色种类,为凤翔草编开拓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精心选料化腐朽为神奇

7月21日,笔者慕名来到凤翔县范家寨镇董家河村五组,寻访“凤翔草编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海英。骄阳似火的酷暑天,一棵枝繁叶茂的皂角树守望在村口,一个硕大的碾盘躺在树下,还有一个碌碡竖立在旁边,为这个静谧的村庄平添了几分淡淡的乡愁。不巧的是,陈海英当天不在家,但她的作品——满墙的草编工艺品,和她的丈夫高峰——一位年逾六旬的西府汉子,仍让我们不虚此行,见识了这项传统民间技艺的精彩。

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阁楼上整齐堆放的麦秆捆子,土炕上方悬挂的草编风铃,都显示出了手艺人的“细发”;再看挂在墙上的匠心独运的工艺品:生动形象的“十二生肖”、童趣十足的“十二星座”、栩栩如生的“孔雀”“凤凰”,还有数量众多的“同心结”“铃铛”“许愿心”等装饰品,竟然都是用麦秆编成的,也都让人爱不释手。艺人们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也让人相信“高手在民间”。

高峰介绍说,每年麦黄时节,他都会用镰刀割下麦秆,精选“个子高”的靠墙根放下,然后用铁梳梳掉麦叶,双手紧握麦秆下部,在石板或台阶上一次次摔打麦穗,麦粒脱壳而出后,留在手中的细而长的麦秆,就成为草编制品的最好原材料。具体来说,能用来编工艺品的通常要精选第一节以上二三十厘米长的茎秆,第二节多作为辅料。挑选的麦秆以颜色白亮、粗细适中者为佳;然后,将麦秆经过碱水煮、硫黄熏的特殊处理后晾干,再分类放入不同的颜料锅里煮,染上需要的颜色。

心灵手巧草辫成就草编

这位憨厚的庄稼汉,随手拿起几撮不同颜色的麦秆,浸入水盆中;片刻,麦秆泡得软和一些了,高峰便用几根麦秆搭底,手指灵巧地捏着麦秆穿来绾去,不消几分钟,一个绿叶衬托的“红草莓”在这位握惯锄把的老农手中呼之欲出。更为复杂的草编工艺品也都是用一个个小部件精巧搭配编出来的,融入更多的是艺人源自于生活的独特创意。

其实,草编制品不只是用来作装饰,艺人们还根据需要,精心设计,搭配以布料,编出了果盒、提篮、梳妆匣、文件袋等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作品,散发着清新淳朴的气息。此外,还有用玉米棒的皮编成的拖鞋,清爽又美观,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草帽是最常见也最常用的草编制品,是用长长的“草辫子”一圈圈叠压、缝制而成的,而“草辫子”也是草编制品常用的中间材料。过去,凤翔乡间的大姑娘小媳妇、中老年妇女常会利用农闲时节“掐草辫”,换取一定的收入,如今,只剩一些老年人还在做这活了。高峰感慨地说,前些年,草编工艺品很受欢迎,经常整箱整箱地销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一度还卖到了加拿大。妻子忙不过来时,他和女儿也加入了制作的队伍中。但近年来,草编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好多人不再从事这一行业,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就剩下十几个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农闲时在家里掐些草辫子送过来,由他们这样的艺人进行“深加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与时俱进发展天地更宽

高峰家里现有6亩地,种植小麦和苹果,虽说草编收入只是个补充,如今村里做的人也少了,但是高峰说他们依然会坚持做下去,每年都要设计、制作出既好看又实用的新作品。他也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目前儿子在外边工作,他准备传给已出嫁的女儿和儿媳。其实,县上对这门传统技艺也很支持,曾组织草编艺人带着作品去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展览,同时也增长见识,交流学习创作经验。去年,陈海英还去南指挥中学给学生普及草编知识,并传授草编的简单制作技艺。前几天,西北大学十几个学生来凤翔调研,拜访了几位草编艺人,学习这些技艺并作宣 传,让艺人们对草编 的传承和发展看到了希望。

凤翔草编传承千年,源于生活,凝结着西府农人的智慧,展现着西府人的淳朴审美观,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在其产生、发展、成熟的历程中,有众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西府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质;其传统产品的功用、样式等包含了较多的乡土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因而,保护和传承好这项传统民间技艺,也不应仅仅是这些艺人的事情。

如今,很多时尚女性也开始选择草编制品扮靓自己,如草编挎包、草编帽子乃至草编凉鞋等,配以精巧的设计,显得清新可爱,体现了天然环保、舒适休闲的风格特点,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田园风”。这些都说明传统的草编也能与时俱进,与时尚接轨,在传承推广方面大有可为,陈海英设计制作的草编文件袋等作品就很有特色,严肃中不失活泼,给人以别样的新鲜感。如今,凤翔的草编艺人都在执着地坚守,用心地创作,也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凤

翔草编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些来

自西府乡村的传统手工艺品在

更为广阔的天地绽放异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民青岛旅游吃虾遭遇欺诈 涉事店家已被停业整顿

    2017-07-30 16:13阅读

    清油河派出所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2017-07-29 08:27阅读

    旬阳公安为村民追回万元现金

    2017-07-28 16:04阅读

    汉阴公共服务接受“烤”验 桑拿天也如此淡定

    2017-07-27 20:00阅读

    商洛市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2017-07-27 10:16阅读

    白柳所:“四举措”高温防溺水工作不停歇

    2017-07-26 16:04阅读

    西安中考城六区网上报名结束 31610人确认志愿

    2017-07-26 08: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