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渭南发展的最强音——渭南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史王萍
仲夏时节,绿染秦东。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面,工业生产、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环境整治等项目工程有序实施,一张充满活力的战略发展蓝图在秦东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追赶超越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经济呈现“总体向好、稳中求进”态势。
看数据,共同感受渭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脉搏。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72.99亿元,增长8.8%,较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关中5市之首;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37.07亿元,增长23.9%,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增加值完成266.33亿元,增长9.2%,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7.98亿元,增长18.9%,较一季度加快5.8个百分点。市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20.8%,其中新增企业3794户,同比增长24.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77亿元,同口径增长13.59%,居全省第三。
这些喜人的数据,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取得的。由老常态向新常态转变,既要前行,又要换挡,还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所以说,渭南经济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转型、补短板,努力建设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按下项目建设的“快进键”,全面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项目70个,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5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9%,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下转第二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