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红花大蒜”“蒜”出脱贫新路子

2017-08-08 12:36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通讯员 欧世强杨瑛

“我今年种了8亩多大蒜,一亩毛收入有3000多块钱。大蒜挖了就赶紧给苞谷(玉米)施肥,也不影响苞谷收成,划算得很啊!”镇巴县永乐镇红花村贫困户李逢恩边在玉米地里拔草,边给笔者介绍。

前几年,李逢恩可是穷得叮当响,靠着种地与打临工勉强维持着一家6口的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在镇政府发展特色产业思路牵线搭桥下,让他与村里的大蒜合作社攀上了亲,以订单形式种起了大蒜。自此,李逢恩开始专心经营自己家中的10多亩土地。去年一年,李逢恩大蒜的销售收入达到2.5万元。

距县城100公里、海拔900多米的镇巴县永乐镇素有“镇巴小西藏”之称,红花村离镇政府驻地有10多公里。因时常缺水,村子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村民祖祖辈辈都种玉米、土豆等经济效益低的传统作物,全村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红花村素有种植大蒜的传统,并以紫皮大蒜最为有名,加之当地特有的高海拔、晚成熟、个头大,给这本就有名的大蒜又镀了层金。前几年,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没有能人带动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农民种植大蒜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也少,没能形成产业规模。2015年,在精准扶贫引领下,全镇重点打造特色大蒜产业。为了能唤起农民种蒜的积极性,政府和合作社联合提出了为贫困户免费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的“合作社+农户+基地”种植模式,大蒜种植产业得以迅猛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个大质优、绿色健康的红花村大蒜已声名鹊起,“红花大蒜”品牌,在全县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红花村村主任李逢富告诉我们:“随着‘红花大蒜’的俏销,当地农户对种植大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2017年全村种植面积达到800余亩,现在全镇各村都在积极推广,估计明年会增加不少。”

如今,像李逢恩一样与大蒜合作社攀了亲的在永乐镇已超过300户,其中贫困户就有150多户,把“红花大蒜”做成扶贫产业、富农产业指日可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汉阴城关镇: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

    2017-08-08 12:03阅读

    蒲城检察开展查办矿产资源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

    2017-08-08 08:09阅读

    汉阴巡特警:抓获五名盗窃摩托车嫌疑人

    2017-08-07 16:09阅读

    旱情持续 多部门合力解决群众用水难题

    2017-08-06 10:02阅读

    安康关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新媒体平台热度居全国第一

    2017-08-04 16:07阅读

    刘小燕在山阳县必康制药产业园调研时强调 扩大合作领域 助力地方脱贫

    2017-08-04 08:20阅读

    宁陕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车驾管业务培训

    2017-08-03 12: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