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檐帽帮咱剜穷根——市公安局扶贫侧记
本报记者付娜
这几天,家住陇县河北镇岐家塬村五组的撒玉合在自家院子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拾掇刚翻新的房子,还要养蜂……告别土坯房,致富有产业,撒玉合提起这些变化,对市公安局那些“大檐帽”充满了感激。
自2012年包扶该村以来,市公安局精心扶持村民发展致富产业,真心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使该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截至目前,该村已有14户贫困户脱贫。
抓产业 改变贫困户生活
岐家塬村距陇县县城34公里,开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玉米、栽种核桃为主。同时,该村地处“冰雹带”,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因素导致岐家塬村成为贫困村。目前,该村共有58户贫困户,共计203人。
产业是村民摆脱贫困的“金手指”,岐家塬村的脱贫产业在哪里?
今年5月,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副处长王军强被安排到该村当第一书记。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他联系了相关企业,在该村建立了岐星花椒合作社,该村22户贫困户被安排到这里上班。同时,王军强还帮忙筹备了甜柿子合作社和核桃专业合作社。以前不值钱、漫山遍野的山货,通过市场运作,如今变成了“钱串串”和“金疙瘩”,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市公安局在产业扶贫方面帮助了不少贫困户增收,该村四组贫困户吕成良是受益者。他和妻子有两个孩子,女儿出嫁,儿子目前正在上学。因为夫妻俩身材矮小,劳动能力不强,家中收入仅靠种地维持,经济收入有限。得知他家情况后,2016年,市公安局出钱,为他家购买了两头猪仔,目前他家共有五头猪仔,预计今年有1万元的收入,这大大减轻了吕成良夫妇的负担。
交朋友 扶贫更加精准
大的方面,市公安局主要靠产业扶贫带动村上的经济,带领贫困户脱贫。而每户贫困户因为家中情况不同,致贫的主要原因也不同,为此,市公安局通过一对一结对子、交朋友,详细了解每户贫困户致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效果较好。民撒玉合,他今年49岁。除过务农外,没有其他技能,经济收入不稳定,一家人只能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中,遇到刮风下雨,家里漏水是常事。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贺东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就与撒玉合交上了朋友,决定帮这家人走出困境。他为撒玉合争取政策补助,协助撒玉合办理了扶贫贷款……如今,撒玉合的房子翻修了,还养蜂,日子有了甜蜜的味道。
据了解,目前,市公安局已经组成了8个小组,与该村26户贫困户交朋友,点对点进行重点扶贫,贫困户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平安大喇叭 播放扶贫政策
在扶贫过程中,市公安局针对该村主干道没有路灯的情况,专门为村民安装了16盏太阳能路灯,并配套安装了应急广播,每天播音一小时,主要内容涉及扶贫政策的解读、法律法规的宣传。市公安局包村扶贫还不忘为村民创造平安的生活环境,他们在该村的多个路口以及村委会安装了视频监控。
岐家塬村属陇县公安局河北派出所管辖,该所民警走访该村村民时,将印有普法知识的“福”字贴画送到村民家中。民警还组织村子里的“红袖章”,在该村主要道路上进行巡逻,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感,为村民创造了平安的环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