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庄里试验区 整合资源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王腊梅达航飞
“有了柿饼晾晒棚,秋后多加工些柿饼,坚决打个翻身仗。”三河村贫困户杨栓柱信心满怀地说。
“生意好,一天能卖1000多元,过去想都不敢想。真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东康村贫困户赵栓感激地说。
“我的新房要完工了……”杨家村贫困户丑铁元高兴地说。
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富平县庄里试验区围绕“八个一批”和“两个全覆盖”帮扶举措,立足扶心扶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因势利导社会各界结对帮扶,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走出了一条长短结合、梯次推进、稳定持久的脱贫攻坚路子。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初秋时节,走进庄里试验区,柿林满川遍野,繁茂的枝叶、累累的硕果缀满枝头,那密密层层的红,渲染着一川秀色,更映红了果农们充满丰收喜悦的笑脸。
富平县庄里试验区有着悠久的柿子种植历史,柿子种植、柿饼加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脱贫攻坚战中,庄里试验区依托这一优势主导资源,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政策鼓励等手段,大力发展柿子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只有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富平县委常委、庄里试验区党委书记王永丽说。(下转第三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