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山打造成中国的爱蒙塔尔
本报记者风帆
这是一次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一次寻求双赢的突破发展,是贫困地区追赶超越的自省和奋进!
关山草原,素有“皇家牧场”的美誉。有着如此良好的“基因”;有着我国西北内陆离大城市最近、中国唯一以高山草甸为主的、具有欧洲风情的国家4A级景区等这样响亮的名片;有着群山竞秀、绿草如茵、水草丰茂、羊马成群,宛如人间仙境的现实美景,是人们领略草原风光、回归自然、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绝佳胜地。可这里的旅游业却一直不温不火。
有人说,是体制机制问题让他们错失了近10年黄金发展期,也有人说,是思想观念的滞后影响了这里的发展。
错过了昨日,再也不能错过今天!
省长胡和平向全世界推介,邀请大家来关山休闲旅游!
市委书记徐启方、市长惠进才先后深入关山调研指导,对关山的未来发展重新作出战略性定位:不能站在陕西看关山,而是要站在世界看关山,关山草原具备打造“国际关山”的基础,关山草原的资源在中国市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要把关山草原打造成中国的爱蒙塔尔。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陇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中国西部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关山草原景区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他们抓营销、抓管理、抓配套、抓服务、抓效益,主动发力,跨越发展,追赶超越,成就了关山景区翻天覆地的巨变。目前,它已经成为辐射6省30多个地市的新的旅游热点,就连内蒙古、甘肃、宁夏的客人也来到这里,领略草原的美景!
6月3日上午11时左右,刚刚乘坐四川专列在陇县火车站下车的1000多名四川游客,在关山草原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乘坐着迎接他们的30辆旅游大巴前往关山草原。这是陇县关山草原历史上第一次迎来最大规模的旅游团队,这次旅游专列的到来,实现了外省旅游专列到关山草原旅游零的突破,也为加快关山草原旅游蹚出了新路子。随后,旅游专列以每周一次的速度发往陇县关山!这创造了我市旅游行业的一个奇迹!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追赶超越中解放思想
关山牧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秦人先祖非子曾在此为周王室牧马。此后,数千年来,这里一直是接近中原大地的皇家牧场。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曾从关山征集战马14万匹。盛唐时,这里曾设陇右牧马监,王侯将相也多在此私养马匹。如今,这里虽然失去了皇家牧场的功能,但是,这里的群众依然保留了牧马的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国内外客人。人们赞叹这里迷人的风光,俨然就是“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可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关山人只能“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他们并没有抓住机遇,把景区推入火热的旅游市场,旅游产业一直没有取得新突破。
有这么好的资源禀赋,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市场应有的回馈?陇县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
2015年,距离从省旅游公司收回关山草原景区管理权已经有3个年头了。这期间,他们重新整修拓宽了上山的道路,为后面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去过关山草原景区的人都知道,关山景区是一个开放型景区,305省道穿景区而过,每到旅游旺季,游人集中在核心区,不仅经常造成道路拥堵,而且也给管理带来难题。游客意见大,过往旅客也多有不满。这种粗放型的旅游业态严重制约了关山景区的发展。再这样下去,关山草原景区就可能被游客抛弃。
怎么办?陇县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关山草原景区,高标准实施景区建设。
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说:“关山旅游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龙头,要紧紧扭住这个龙头不放松,围绕建设自然生态休闲旅游大景区目标,高端谋划,高点规划,早日建成国家5A级景区。”
陇县县长赵甲宏说:“景区建设一定要解放思想,要有超前意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挥市场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追赶超越。”
思路明晰了,陇县开始了关山草原景区的第二次创业!
他们从北京请来了国内最好的旅游设计团队,对整个景区进行了重新谋划。这一次,县上彻底打破过去“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开发思想,将关山草原景区游客中心向外延展,不仅拉大了景区面积,更重要的是为景区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今,来到关山草原景区,首先迎接你的,就是气派时尚的游客服务中心,从这里,你可以乘坐景区统一安排的环保客车,直达景区中心位置。游客再也不用为怎么去关山发愁了!
其实,这只是关山景区的一个变化。从2015年10月开始,陇县集中力量下硬茬出重拳,成立景区经营秩序、治安交通、环境卫生等整治小组,合力攻坚,拆除景区违法建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黑车拉客、欺客宰客等不文明行为,彻底改变了景区“脏乱差”的面貌。与此同时,他们还建成观光环线35公里,使景区形成了“一主五副”的交通网络和旅游体系,改变了核心区游客拥堵的状况。特别是欧洲风情小镇、蒙古部落、八旗烧烤园、房车营地的建成,让关山草原景区旅游开发迈上一个新台阶!
思想解放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就自然得到释放!如今,关山草原独特的美吸引来大笔资金。今年,他们上亿元投资,几乎全部来自市场,一改过去政府掏钱办旅游的局面。
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双赢
自然景区的开发一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难题,这不仅因为环境生态的脆弱,更重要的是任何对大自然的破坏都会直接影响景区的品质,最终导致美景的消失。在这一方面,人类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陇县在关山草原景区的二次创业中,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双赢。
陇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方斌告诉记者,景区草原独特的地貌特征、广阔的草原、凉爽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关山,做好蓝天、绿草、好空气这篇大文章。
有了这样的保护意识,在这一次的关山草原景区大提升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决不破坏原有草原。就拿许多新建的项目来说,也是在拆除了过去老旧设施的原址上建设的。关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草原生态十分脆弱,如果不好好保护,只追求眼前利益,那我们就愧对后辈子孙。”
就是本着这个原则,为防止沙化,他们关停、填埋了景区20多个自用井,重新建设了饮水工程,统一解决景区用水。就是本着这个原则,为减少游客对草原的直接踩踏,他们新建旅游步道近10公里。也是本着这个原则,他们宁愿把垃圾转运到35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场,也不愿意在景区周围破坏一寸草皮!
作为牧场,关山草原景区眼下还有许多群众生活在这里。为了减少人居对草原的破坏,景区引入天然气,让这里的群众和经营户有了清洁能源,取代了过去的柴火和煤炭。
过去,这里经常发生马夫为争抢游客吵架事件,马匹供大于求是主因,这不仅造成景区管理的混乱,过多的牲畜也直接给草原带来压力。为了减轻草原负荷,景区对这里的牲畜数量进行严格把控,大幅减少草原承载,为草原减负。
如今,在关山草原景区风情小镇上,过去那些低矮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新建成的欧式宾馆,红色的楼顶在绿色大草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我们风情小镇建设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包括10个欧式风格的宾馆饭店,这些都是在已经开发的原有土地上建成的,我们没有新增一点建设用地。”“你们新开了那么多旅游环线,就没有新开道路?”“这些道路基本上是在原有生产道路的基础上建成的,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旅游开发给草原带来破坏。”关山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是增与减的辩证法,是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统一,是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在这里,他们小心翼翼地开展每一项工作,每上一个项目,都要请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目的就是要减少对草原的伤害。与此同时,对草原损坏的地方进行人工填补和重新补种。“每一株小草都有生命,爱它们,其实就是爱我们自己,就是爱未来!”关山人如是说。
在打造精品中追求跨越
过去,关山草原景区的管理和服务经常被游客诟病,那时候,景区可供游人观赏的区域有限,因此,每到旅游旺季,自驾游和旅游公司的车辆以及过往车辆挤作一团,游客购物、吃饭、住宿等要求难以满足,甚至出现一些经营户宰客、欺客现象,导致游客差评不断。这给关山草原景区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如今,随着关山草原景区基础设施的提升,随着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景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今年是我们提高关山草原景区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攻坚年,我们将以创建5A级景区为目标,通过抓营销、抓管理、抓配套、抓服务、抓效益,把景区各项工作推向新高度!”
为了提升景区管理水平,陇县人积极向国内一流的旅游业管理团队学习。他们多次和锦绣中华管理团队协商取经,成功引入了对方的管理团队、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化。在锦绣中华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员工素质和服务意识得到迅速提高,景区服务接待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这些都为景区的跨越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关山草原景区现在的接待能力比过去提高了2倍,可以满足6000人的住宿,这对外地游客来说,就再也不用折返近50公里回陇县县城住宿了。与此同时,整个景区开展了一次“厕所革命”,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旱厕。今年,他们建成了5座3A级旅游公厕,为游客提供更温馨的旅游体验。
来到关山草原,不能只有视觉上的体验,还要有更多的配套服务,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草原游乐项目。今年,他们将投资3.2亿元,实施冬季儿童主题乐园、欢乐谷项目、草原风格的演艺项目、万亩花海项目、智慧景区项目、景区提升等十大类配套项目。
打造精品,不能只有硬件设施,关山草原景区把抓服务放在了和营销等同样重要的位置。除了增加导游服务之外,还给游客配备保温桶和行李寄存等服务,增加景区摆渡车,严格管理景区工作人员,树立关山旅游品牌。为给游客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将加快实施智慧景区项目,在核心景区和关键点位实现监控、 W iFi、广播、手机信号、有线电视全覆盖,并建立全新的智慧电子旅游平台,促使网上推介、订房订餐、购票投诉等功能全部正规化。“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景区的群众。按照县上的要求,我们要让景区群众也享受到景区发展带来的红利。”关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在景区从业人员有1300多人,除了安排景区群众开展旅游项目外,他们还从基地带动、入股分红等多个方面给群众以实惠,同时,在县上开展的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中捐款5万元,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县上的脱贫攻坚工作。
基础设施完善了,管理水平上去了,市场宣传营销自然不能落后。为了把宣传营销做到极致,陇县人组织小分队到周边20个城市外出宣传,采取微信、网络、央视一套、陕西新闻联播、相约宝鸡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在西安的地铁、公交、机场、站台制作宣传牌面和公交车体广告,宝鸡宣传牌面辐射西宝高速4个服务区,公交站台铺设83处,车体广告更不在话下。与此同时,在宝鸡到兰州高铁开通之后,他们穿上草原特有的民俗服饰在火车上唱歌跳舞进行宣传,新颖的宣传方式带来了四川千人的旅游专列驶入景区,更甚者是吸引了来自内蒙古的游客来关山看草原的旷世奇迹。所有的努力只为提高关山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山休闲旅游。据悉,截至7月底,关山草原景区已接待游客36.2万人,实现综合收入15.3亿元。全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目标任务6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30亿元,为陇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片赤心留草原,纵马关山写风流!在远离城市的关山草原上,陇县干部职工正撸起袖子,抒写着他们的智慧和梦想,抒写着草原不一样的未来与辉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