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荣获全国建筑设计金奖!
西安城墙,是这座古城历史空间的塑造者,也是文化生活的守护者,隽永古貌与现代新风在巍峨的城墙上共同构成了西安的精神图腾。
2018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2017-2018年度建筑设计奖终评会议上,“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被评为建筑创作金奖。
这个历时近5年,涉及文物保护、交通疏解、环境提升、配套建设等多方面的创作,以“大雪无痕、细雨无声”的境界,为我们留下了一处磅礴恢弘的文化地标,一个治愈系城市的温暖怀抱。
1.提升品质,重现南门风采
作为西安城墙体系中最为古老的一座城门,永宁门(南门)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国门和城市中心。但对于这个复杂的城市“心脏”地带,其在风貌与功能上能有如今这般彻底改观并非易事。曾经的南门主体建筑之一的箭楼长期缺失,护城河水浑浊不堪,交通拥堵也屡受诟病,这些都影响了西安的古城印象。
2012年,这项工作正式开启。她以文化集成为总纲,着力彰显南门区域承古开新的历史风貌,其核心是在提升区域环境品质、重塑古建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补充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整合广场景观系统、完善城墙内外各交通流线。
其整合了西安南门及西安城墙南线周边数公里的公共服务系统、景观系统,完善城、墙、林、河四位一体的绿地系统,营造出亲民、开阔、优美、高效的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与设施的造型处处体现着历史文化和当代风格的水乳交融,显示着独特的审美体验。
2014年,焕然一新的南门广场最终以“素面朝天”的样子亮相:正中间的御道将大片开阔的绿地分成两半,御道两侧装有13根中式路灯,寓意古城西安历经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御道尽头是长方形的庆典空间,耸立着6根铜雀为顶的雕花灯柱。
箭楼、两园与南门广场形成一个半围合的空间,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肃穆沉静,回望过去。伴随着入城仪式三声钟响后,御道两侧的宫灯渐次亮起,这条时光隧道引领着人们走向历史深处,接近古都那颗仍在勃勃跳动的心脏。
而环绕城墙碧波荡漾的护城河上画舫游弋,宽阔通畅的南门地下通道穿梭着奔赴梦想的人们,更深处,一列列告诉地铁犹如地底钢龙迸发时代力量……这一切都是崭新的、活力四射的、积极面向未来的,带着秩序和简约之美,在动态中定格了城墙新的风景。
2.守护文物,展望城市未来
守护城墙,就是重新赋予西安城墙以生命力,使其成为周秦汉唐中华文明灿烂成果的展示载体,并产生巨大的文明影响力,弘扬古都文化的历史禀赋。
为此,我们一直秉承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协调西安南门广场周边、城墙内外建筑风貌和谐统一,根据环境条件和城墙的特殊性,将文物资源与城市公共资源、旅游资源相互融合,致力于实现对现状文物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
如今的城墙景区不仅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品位,还改善了交通拥堵、美化了城市环境,成为品质西安的重要窗口、生态西安和文化西安的都市名片。
因此,该项目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的好评,荣获此次全国建筑设计综合奖公共建筑类金奖。这项建筑设计领域内的最高荣誉,不仅是对此项目本身优秀的设计风貌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的一次表彰。焕然一新的南门广场,终以文化国门的至高荣耀,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