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4208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贫困发生率降至0.91%
10月23日,商洛市委宣传部、商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牢记嘱托接续新奋斗攻克堡垒创造新生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柞水场)。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截至目前,42085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1%。
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7832人
五年来,柞水县始终瞄准“消除绝对贫困,同步迈入小康”奋斗目标,全民动员,尽锐出战,凝聚起上下一心、齐力攻坚的强大合力。坚持全县攻坚“一盘棋”,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政治责任。全县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战到底,充分展现了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宝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谱写了柞水干群齐心协力攻坚决战的动人华章。
柞水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政策,稳步推进群众向生活富裕迈进。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奖补与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政策,实施产业项目1212个,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7832人,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改造危房2953户,21个搬迁安置点累计安置贫困户2983户11583人,持续做好“1+7”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贫困群众安居乐业。
累计发展木耳2.52亿袋
五年来,柞水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精心培育“一主两优”脱贫产业,稳步推进产业向兴旺惠民发展。结合资源禀赋、贫困现状与群众意愿,把木耳确定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创新推行“两借两还”模式,带动群众累计发展木耳2.52亿袋,系统研发深加工产品16类82种,10个品种已经批量生产,木耳全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依托牛背梁、柞水溶洞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民宿260家、农家乐430余家,建成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发展中药材规模种植15.85万亩,将6499户贫困户捆绑在“一主两优”产业链上;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实现了“持续稳定”与“群众受益”两结合。
另外,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稳步推进人居环境向生态宜居转型。累计铺设道路49条170公里,“油返砂”整治工程75条193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10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安全饮水管网,水质检测全面达标,安全饮水到村入户率10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96个,建设与改造农村电力线路366公里,改造电表5万户,动力电到村、照明电入户率100%。
推进乡风民风向文明法治蜕变
五年来,柞水县始终遵循“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扎实开展扶贫扶志“六大行动”,稳步推进乡风民风向文明法治蜕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强化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引导群众“勤劳有政策,致富有技术”,提振贫困群众致富信心。积极发挥爱心超市奖励激励作用,举办脱贫示范户与贫困户“见面会”,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规范“一约四会”,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开展道德评议,引导群众知荣辱、争先进。
柞水县紧扣“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攻坚一线的战斗堡垒。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8个,81个村(社区)实现“一肩挑”全覆盖,真正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叶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