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富平发展特色产业助脱贫奔小康
近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采访团走进富平县,开展了一天的集中采访活动。富平县副县长乔阳博介绍了富平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依托全国“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优势,富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途径,探索走出了一条两业主导(唱响干柿业发羊财主旋律)、三品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六轮驱动(政策扶持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营销促动、科技创新驱动、技能培育促动、机制保障推动)的工作模式,全县发展柿子36万亩,奶山羊存栏达到70万只,两项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通过产业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柿子4819亩、花椒8531亩、中药材698亩,养殖奶山羊13053只,投入产业奖补资金949.09万元,5027户贫困群众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268个村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和带贫益贫机制,实现收益817.6万元。截止目前,全县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6116户19376人,发生率从2016年的3.74%降至0.41%。剩余的贫困人口1449户2469人均已达到退出标准,正在进行县级抽查。
通过就业扶贫,教育资助、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生态补偿等政策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认定社区工厂9个、扶贫基地6个,开展技能培训68期3365人,累计转移新增就业4743人;全县建档立卡户6-15周岁适龄学生无一人辍学,控辍保学率100%;全县268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标,28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贫困户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累计实施危房改造2289户,7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全面建成;全县剩余贫困人口中纳入兜底1439户245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634人担任生态护林员,向2978户贫困家庭发放生态补偿金287万元。82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退出标准,农村群众自来水普及率99.84%。
乔阳博表示,经过五年来的脱贫攻坚,全县上下敬终如始,接续奋斗,爬坡过坎,久久为功,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深深地融入频阳大地。2018年高质量实现了贫困县脱贫摘帽,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县”,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