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听陕西的“全国劳模”讲述自己的故事——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2020-11-26 02:13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11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陕西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记者见面会,会上何菲、董宏涛、夏复山、李国鹏和梁西军5名全国劳模嘉宾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让“梦桃精神”传下去

何菲,今年三十三岁,她是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纺部车间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自2017年担任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以来,我自觉继承和发扬‘梦桃精神’和小组的优良传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身先士卒,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何菲说。

年轻的何菲用热情、勤奋、自信,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以执着的敬业精神在本职岗位上不断超越自己。她原是一名值车工,但她不满足于一个工种技术的掌握,还自学了落纱、摇车等技能,成为车间里能值车、会落纱、还能摇车的多面手,为搞好小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主动带头帮教带徒弟,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手把手教新工练技术,在小组新工达90%的情况下,操作优一级率由75%上升到92%。

自2015年以来,在企业退城入园、搬迁升级的过程中,职工队伍全面更迭和行业差距导致企业社会吸引力降低等困难阶段,面对小组工作遇到了“80、90”后新一代组员接班,何菲不断创新管理,做到坚持以梦桃精神教育人、坚持以小组优良传统凝聚人、坚持以小组多年的好作风、好方法管理人。

如今,在她的带领下,赵梦桃小组在新时期一系列严峻考验面前,队伍更加稳定,贡献更加突出,精神得以弘扬,生产指标年年领先,她个人曾荣获“咸阳市青年突击手”“咸阳市2013年度优秀员工”,咸阳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纺织大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1月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每当新组员进组,我给她们上的第一堂课总是‘梦桃精神’课,带领她们参观梦桃展室,为梦桃扫墓,聆听梦桃组长的生前录音。我要让‘梦桃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何菲说。

做好动车安全“守护者”

董宏涛,陕西省铜川市人,现任西安动车段调度科应急台动车组机械师、“宏涛动车难症诊疗组”和“董宏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率领团队解决、处理了多件动车组疑难故障和隐患问题,先后研发的多功能测量尺、动车组救援用32芯线电气连接器插头拆装专用工具、受电弓气管圆螺母快速安装扭矩扳手等11项革新成果获得了10项国家专利。

董宏涛成长在一个铁路世家,抗战时期祖父在陇海铁路管理局线路大修队工作,父亲是一名铁路客车车辆检修工。1992年从部队复员后,他如愿以偿走进铁路,相继干起了货车检修、客车检修和列车车辆乘务员工作。2007年,听说单位要招聘动车组机械师,已经38岁的董宏涛怀着对动车组新技术、新知识的向往毅然报名参加,通过层层选拔,顺利从单位600余名乘务员中脱颖而出,竞聘成为全国铁路首批动车组随车机械师。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董宏涛已年近四十,面对着要熟知动车组牵引、制动、供电等九大系统知识的考验,作为动车所年龄最大的随车机械师,记性和反应速度都远不如那些比他小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董宏涛唯有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钻研业务。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技术的执着,董宏涛夺得西安局集团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动车组机械师专业全能第一名,相继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全路百名学习型职工标兵”称号。

如今,董宏涛被工友们称为动车组安全“守护者”,称他研制的工具“把机械师的双手完全解放了出来”。

传承“工匠精神”挑起创新大梁

夏复山,1974年出生于上海市,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为西航公司工具厂53车间的磨工、工具钳工。“我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测、检具工装的装配工作。是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工具厂53车间夏复山班组即二工段钳工班组的班组长。”夏复山说。

夏复山从小就喜欢拆拆卸卸,上技校选择的是钳工专业,进厂最终也是从事钳工工作。在师傅的精心指导和细心培养下,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钳工装配技能,而且利用业余时间,他自学了和钳工装配技术相关。通过将理论知识逐渐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例如某重点型号产品也就是普通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并且由上百个零件组成,加工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接到此项任务后,他经过仔细研究和消化图纸,细心调试校正零件,逐一消除零件变形,确保其单件合格后进行装配,高质量、高效率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获得了车间领导和师傅的好评。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是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代表着一个集体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2005年夏复山担任钳工组组长后,为了提高班组的整体实力,更好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他一直致力于班组的学习与成长。开展“创学习型班组,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将“爱自己、爱集体、爱产品”有机融合,培育员工“型号成功我成才”理念,让班组员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提高各自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员工,在工作中悉心帮助和指导员工,使员工们能真正实现岗位成才。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一个人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始终如一地传承用心做事、诚实劳动,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以爱心和忠心对待所从事的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竭忠尽智匠心筑梦。”夏复山说。

国测大队执着向前的“领头雁”

李国鹏,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2020年1月1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所参与科技项目“中国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突破了数字高程基准精密确定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提出了高程基准建设与维持新模式,研制了新一代国家、省市级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实现了精度上的重要跨越,引领了我国高程基准现代化进程,项目成果在数字高程基准确定理论方法及其精度方面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李国鹏作为一名技术型、专业型领导,一贯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技术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转化发展动能。任职仅仅三年多,在他的主导下,国测一大队就先后承担了一系列科研项目,荣获了国家及省部级多项测绘科技进步奖及优秀测绘工程奖。每一个重点项目他都亲自安排、跟踪问效。为研究方位及磁差测量在飞机起降导航中的作用,李国鹏带领技术人员,利用新型天文快速测量系统天顶仪、地磁经纬仪、高精度陀螺仪等新型测量装备,先后完成上海浦东、上海虹桥、西宁曹家堡、三沙、格尔木、泉州、连云港等数十个机场跑道方位及磁差测量项目,在确保各机场飞行安全的同时,获取了大量科研数据。

作为国测一大队这支英雄队伍的“领头雁”,李国鹏深知重任在肩。他把如何带好队伍,保持优良传统,作为自己上任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用心、用情去努力完成。在他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国测一大队技术工种日臻完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水利、电力、交通、国防建设等领域,都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测绘服务保障,国家级基础测绘“铁军”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青春无悔坚守地铁施工一线

梁西军,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地铁指挥部技术负责人。十几年来,梁西军始终坚守在地铁施工一线,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挚爱的地铁事业。他参建的地铁工程先后荣获“全球杰出工程”大奖、“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誉3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管理创新成果3项,编写省部级工法及工程建设标准2项,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创新成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

从“门外汉”到行业“领军者”,从普通技术员到副总工程师,从西安地铁到全国地铁,梁西军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一直艰苦奋斗、一路追求卓越,在地铁建设中奉献着青春年华。2006年开工建设的西安地铁二号线是国内黄土地区首个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和文物保护是工程面临的两大难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带领技术团队历经几百次试验、实践探索,开完成了课题攻关,项目先后创下多项全国施工纪录,被载入《中国企业新纪录》。

打小就怀揣着带领山沟里父老乡亲共同致富梦想的梁西军,始终把激发团队创新作为工程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2015年梁西军主动请缨创建“创新工作室”,坚持创新驱动,勇攀科技高峰。他带领年轻技术人员,瞄准施工难题,积极探索攻关,获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多年来,他参建的地铁项目质量全优、安全受控,先后荣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诚信标准化工地”“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誉30多项,其中西安地铁二号线获“全球杰出工程”大奖,是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此大奖的地铁工程。

“地是不会亏人的,出多少力,长多少庄稼。”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梁西军对地铁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创新创效的责任担当。面对艰苦繁重的施工任务,他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收获成长,用十余年如一日的一线坚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抒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壮美答卷。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咸新区召开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会

    2020-11-25 12:12阅读

    西安地铁规划项目年内全开工 5号线、6号线和9号线年底前开通

    2020-11-24 19:52阅读

    西安国际港务区承办导游大赛打造文旅新地标

    2020-11-23 10:01阅读

    西安灞桥一公司擅自占道围挡被罚5000元 还有这7家单位被通报

    2020-11-19 15:11阅读

    国际港务区新筑街道开展建档立卡户慰问活动 将温暖送到贫困户身边

    2020-11-17 12:09阅读

    西安今冬集中供暖开始 你家暖气热了吗?

    2020-11-15 20:41阅读

    西安通济花园烧暖时间惹争议 居民吐槽:不用还要交费70%

    2020-11-13 15: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