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经开区“拍了拍”你,幸福路上一起走~
11月下旬初雪来临令许多小伙伴欣喜不已,随之而来的是一则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南北、响彻云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幸福,是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成绩,是一点一点拼出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共同努力。
脱贫攻坚经开答卷
【因地制宜全部脱贫】自2016年以来,经开区举全区之力,用心用情用力帮扶蓝田县三官庙镇及镇巴县,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500万元,参建、建成项目150余个。按照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经开区帮扶的9个村已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结对帮扶的183户462人于2020年全部脱贫退出。汉中市镇巴县713户2169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全县于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01 产业帮扶敲开致富之门
△经开区农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全貌
△在蓝田县三官庙镇面岭村,村民张答勇正在肉兔养殖场喂食、清理圈舍
△三官庙镇胡家窑村奶山羊养殖场,技术人员正在传授科学养殖技术
△三官庙镇杨顶村智能化、规模化养猪场,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产业帮扶是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经开区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壮大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效果怎么样,来听他们说:
蓝田县三官庙镇面岭村村民张答勇:“这个肉兔养殖场是经开区给村里带来的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我现在在兔场上班,离家近,而且每月能领1500元,年底还能拿到5%的分红,收入相当可观。”
面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宋豫林:“我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421人,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达万元,全部实现脱贫摘帽。除了核桃、花椒、白皮松等种植产业外,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确定将投资小、见效快的肉兔养殖业作为致富的‘源头活水’。”
杨顶村村民沈广彦:“好得很,好得很,现在这政策好得很。村集体产业分红,加上养老保险、高龄补贴、低保等等,一年下来能领到2万多元。”
胡家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姬国胜:“经开区投建的羊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村上的合作社又投建了设施化羊场二期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贴身的获得感,数据看得见:
2018年8月,经开区出资81万元为杨顶村建成了规模化养猪场,全程现代化管理。2019年又投入10万元,完善监控、护栏等配套设施。2020年,继续注入帮扶资金58万元,扩大养猪场的生产规模,建设猪仔繁殖圈舍、消毒室、饲料库等,已于7月开始投入运行。养猪场为村上4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工资;截至今年5月,养猪场累计为村上带来收益100余万元,贫困户每年也有1000多元的分红。
2019年年底,经开区利用集体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0万元,为面岭村建成了容纳量1000只的集体肉兔养殖场。今年6月开始运营,可年产商品兔约6000只,预计能为村集体年净创收3万元。
2019年,西安经开区各帮扶村集体经济产业收益达157万元。其中与蓝田县政府合作建设的农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项目,投入资金1065万元,2018年11月建成投入运行,充分发挥了减贫带贫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被称为“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此外,今年经开区实施的帮扶项目中,有8个光伏发电项目、1个养殖业项目即将竣工,“造血”式帮扶成效显著。
02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在文景西区文景东街商铺,经开区消费扶贫超市内的特色助农产品琳琅满目,受到市民青睐
打通销售渠道,就是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经开区扎实开展消费扶贫“三专”建设工作,解决贫困地区产品销售难题,专区、专馆、专柜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布设消费扶贫专柜68台,建成线上消费扶贫专区1个,消费扶贫专馆1个,2020年消费扶贫金额总计663万余元。
腰包鼓了,信心足了
培育花椒、核桃、白皮松、香椿等种植产业2156亩;发展肉猪、蛋鸡、肉兔、肉牛、奶山羊等多种养殖产业;投资建成光伏发电项目800千瓦……在经开区的帮扶下,三官庙镇特色产业渐成气候,集体经济初具规模,不但给贫困户带来了经济收益,也给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以前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多亏了经开区给咱出谋划策,出人出力,让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今年4月,村上还被蓝田县评为‘产业发展星级村’。”杨顶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沈向民说。
环境美了,生活好了,草木繁盛的花园,设施一新的广场,无害化的厕所改造……今年秋季三官庙村美居项目、胡家窑人居环境整治完工靓丽的环境让村民交口称赞。
隔壁的龙门村,以前被调侃为“十里烂泥塘”,村民也觉得脸上无光,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时。“在经开区的帮扶下,我们村路通了,水来了,路灯亮了,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三官庙镇龙门村党支部书记韩红牛感慨地说。
2016年以来,经过扎实调研、反复论证,经开区制定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策略,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新建道路1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98盏;建成深机井6个;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及卫生室6座;建设文化广场6940平方米,文化墙、绿化带等近6486平方米;助力危房改造和重建62户……今年,经开区投入帮扶资金500万元,其中,2个太阳能路灯项目、3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公共设施提升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
03驻村联户真帮扶,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点滴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驻村联户工作队的真情付出。据统计,经开区先后派出2批共62人的工作队协力攻坚、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动员辖区内1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9个基层单位工会参与帮扶。
功不唐捐,大批干部深入一线、攻坚克难,锻造了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干净干事、充满活力的扶贫铁军,形成了帮扶有目标、落实有措施、整改有实效、考核有依据“四有”工作机制;在全市历年扶贫工作考核中,经开区均位列各开发区前列,22名优秀驻村联户干部受到省、市、县各级表彰,10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小康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