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搭乘互联高速列车 泥叫叫演绎非遗之歌

2020-12-03 16:32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作为民间流行的小型手工陶塑玩具,泥叫叫在半个世纪以前,一度是孩童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

近日,凤凰网陕西频道对话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化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帆,和他一同走近充满文化烙印的非遗项目——泥叫叫。

父子接力坚定传承信念

“从记事起,泥叫叫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泥叫叫在那个时代是很通用的玩具,大家都在玩,我以我家做泥叫叫而感到自豪。”谈起泥叫叫,杨帆脸上洋溢出幸福感。

泥叫叫又称“戏人”、“鱼化寨娃娃哨”、“鱼化寨泥塑”,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是兼有音响和观赏双重属性的泥哨。“父亲十几岁就和村上的老人学做泥叫叫,一辈子从事和泥塑有关的职业,我自1996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便投入到泥叫叫技艺传承和艺术创作中,我儿子也是学艺术的,希望他也能够将这份信念坚守下去。”杨帆在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专访时说道。

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泥叫叫造型丰满、古朴、简练,多以戏剧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题,因吹起时呜呜作响,故称为泥叫叫。“我更想让它的声音多变,更有意思,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做卡通泥叫叫的造型。”多年来,杨帆一直坚持泥叫叫的研究制作进行创新,将单一的娃娃哨改良为连体,让哨声多孔齐鸣。他说,“故意迎合和顺势迎合是两回事,创新是必要的,所以不能拘泥于定势审美标准,但也一定要做有内容、有根可寻的东西。”

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更好地在当代环境下发展,他认为“非遗就像一辆老马车,载了一车的贵重物品,想要驶向远方,要走一年半载;当今社会像一辆高速列车,可能一小时就到了。如果老马车能够登上这辆高速列车,它们就可以同时到达。”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期待能够相互适应,是杨帆想要实现的目标。

锁定符号 打造IP:让非遗传承“活态化”

“之前,我们不知道泥叫叫是非遗,只知道是一个民间工艺。它被评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才知道这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关系,从而也更深度关注其他类型的非遗。”2013年,鱼化泥叫叫被批准列入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杨帆任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进一步了解了本地非遗传承情况。随着城市发展变迁,2019年年底,他萌生了打造“非遗乡集”的想法,便带着非遗项目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开启了非遗回归乡村的新的探索之旅。

将泥叫叫、关中秦腔脸谱、木兰摇土织布、水拓画、石拓、古琴等优质本土非遗项目集合呈现的非遗乡集,是杨帆打造的将非遗融入社会,成为新时代对于非遗保护、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非遗没必要非要以家族传承,谁来这里,我都可以教他怎么让泥土‘叫起来’。”在非遗乡集,每个人都可以近距离感知非遗,通过沉浸式情景化传承研习活动,参与到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将非遗融入生活,这无形间拉近了普通人与

非遗的距离。“这些手艺具备了多代人的温度,把有温度的

东西放到展柜里展示,是不合适的,有温度的东西,需要

人沉浸式的感知。”杨帆说。

“互联网+”赋能非遗 民间手艺不再是“遥远的过去”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文化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和持久动力,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从无人知晓变为广为人知。“我很憧憬有一天,大家都知道西安有个泥叫叫,有个非遗乡集。”

从杨帆萌生打造“非遗乡集”想法至今,不到一年,非遗乡集已成为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地,直接带动周边居民增收,有效赋能文旅融合、文化精准扶贫等时代需求。 “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来这里共存。”在非遗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方面,他明确表示,“非遗内容的展示,不能为了表现而表现,要有互联网思维,但更要坚守文化价值底线,如果忽视了文化内容的输出,就是‘买椟还珠’了。”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要承载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带着文化烙印的老手艺重回大众视野,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的文脉延续和文化输出,助力大西安建设“世界文化之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2020-12-03 10:17阅读

    兴平检察拟不起诉两起涉民营企业案件

    2020-12-02 02:09阅读

    沣西新城第八届冬季运动会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举行

    2020-11-30 18:06阅读

    奥体中心周边交通优化提升改造进行中

    2020-11-27 10:09阅读

    未来3天陕西多地仍有弱降水 天气寒冷注意保暖

    2020-11-25 12:46阅读

    工业研学旅游“技能满点”,“文旅+工业”助推经开阔步前行

    2020-11-23 10:07阅读

    降雨降温大风齐登场 陕西省有望迎今冬首场雪

    2020-11-19 15: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