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奶奶》树立儿童剧审美新标杆
岁末年终,演出市场热了起来,很多家长准备带娃看剧,不过选择儿童剧很容易踩雷,一些审美、形式都很“小儿科”的剧目,连小观众都尴尬。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宣亦斌,作为儿童艺术领域的专家,他以国际获奖剧目《二十四个奶奶》为例说,千万不要低估儿童审美。
“美国迪士尼等戏剧表演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儿童剧不是‘低幼剧’,其实它甚至可以是老少咸宜的。国家对青少年美育越来越重视,而要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首先是创作者要有和孩子们‘平视’的态度。”宣亦斌以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二十四个奶奶》来谈儿童剧创作,“从文本上说,要抓住艺术作品核心元素:人和情感。现在很多儿童剧一味让孩子们乐,或者灌输道理,恰恰把情感忘掉了。《二十四个奶奶》写了一个城里孩子在大自然和传统民俗中与奶奶建立情感的故事。很多人能够二刷、三刷,还是觉得感动。”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二十四个奶奶》和大众印象里灯火辉煌、花花绿绿、又唱又跳的儿童剧非常不同,宣亦斌说:“《二十四个奶奶》采用了黑光肢体剧,这种前卫的表现形式留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而且能够让成年人和孩子一同欣赏。只要能适合内容、打动观众,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
2019年,《二十四个奶奶》唯一代表中国参加第26届塞尔维亚苏博帝察国际儿童戏剧节,与12个国家的14部优秀儿童剧同台竞技,获得最高大奖和两个表演奖。今年10月,在33个国家166部剧目参与的“成长艺术节”上,又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和“百人妈妈评审团”选出的“中国创造”原创剧目奖。可以说,《二十四个奶奶》树立了儿童剧审美的新标杆。
12月上旬,华商报将与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携手举办“文化美育戏剧体验”活动。12月18、19、20日,《二十四个奶奶》将在易俗大剧院上演,欢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优秀儿童剧当中,感受亲情,发现生活之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