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记铜川市耀州区人武部驻村第一书记刘飞越

2020-12-10 06:13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2016年6月,铜川市耀州区人武部选派的驻村干部刘飞越一身戎装踏上了孝雷村,从那一刻起,希望的种子在孝雷村慢慢发芽……

“村里来了个老武装”

“把党旗举过头顶,把困难踩在脚下。”这是刘飞越作为党员的铮铮誓言。刘飞越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一到村上就发现了最突出的矛盾问题。由于上届选举没有选出村委会主任,村干部纪律松懈,人心涣散,干劲不足,被区委组织部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抓党建促脱贫,支部是关键。村组织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影响到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平时活动难开展,开会人员集中难。面对这种局面,刘飞越和党支部一起研究整顿会风和治散良方。有人说让迟到党员在会上做检讨,有人倡导迟到就罚款,而刘飞越却别出心裁提出设立“迟到席”,让迟到的党员坐到“迟到席”上找尊严、改缺点。大家听了都说这个主意既人性化又能顾忌到党员的面子,于是贴着醒目的“迟到席”标签的两张椅子被放在前排左侧。刚开始还有个别党员姗姗来迟,极不情愿的坐到“迟到席”上。几次以后,迟到席便一直空着,显得十分“孤独”。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孝雷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22人,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刘飞越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发展一个产业、新建一个抽水站、扮靓一个广场、建设一个阵地”的“六个一”奋斗目标。

“磨破脚,跑断腿,也要趟出一条致富路”。刘飞越经常奔波于交通、农业等部门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刘飞越协调修通了孝雷至孝北主干道、全村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改造提升了村两室建设和双拥文化广场、建成了年出栏一千头肉猪的现代化养殖场,打了三眼机井、更换了四台老旧变压器。如今,孝雷村“华丽”转身,成功入围全区“先进村”的行列。贫困户脱贫了,日子过的甜蜜了,脸上也露出了洋溢的笑容。贫困户雷有林说:“我们把刘书记当亲人,多亏了他,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贫困户的苦是他心头的伤

两年多的辛劳与汗水换来了孝雷村可喜的变化,可刘飞越仍然眉头紧锁,他心里始终牵挂着那几家人……

赵莉莉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日子虽不富裕却很甜蜜。丈夫因突患心脏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债台高筑。不久丈夫病情加重,撒手人寰。家中失去了顶梁柱,赵莉莉几乎崩溃,人也病倒了,交不起水电费,儿子面临失学……

面对整天以泪洗面的赵莉莉和家庭变故,刘飞越耐心安慰开导,并及时将赵莉莉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低保、申报临时救助,联系加入产业托管分红帮扶,协调陕汽集团帮助儿子程宇豪免费上技工学校。赵莉莉也有了月收入两千多元的工作。家里生活有了转机,赵莉莉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又过了一年多,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赵莉莉与诚实能干的大车司机张国平结为夫妻。婚后,两人想买车跑运输,但资金又成了拦路虎。刘飞越又为他们争取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二手大货车买回来后,两人吃苦耐劳,悉心经营,两年便还清了欠账。2019年清明节前,赵莉莉两口子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主动到村上提交了退出低保申请。

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残疾贫困户雷合前些年流转了6亩土地,一心想种樱桃树,但由于土地政策不明朗,加上缺技术一直没有种植。十九大召开后,刘飞越就在村里宣讲党的政策,当得知土地流转延续三十年的政策后,这才给雷合吃了一颗定心丸。雷合的樱桃园急需管理技术,刘飞越请来农业技术专家在樱桃园实地举办技术培训,手把手教雷合和前来培训的村民修剪、拉枝、施肥。去年3月,雷合的樱桃遇上了干旱得不到灌溉,雷合第一时间找到了刘飞越把困难告诉他。“贫困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刘飞越立即号召民兵和热心的退役军人帮忙拉水浇地,雷合的樱桃园得到了及时灌溉。今年樱桃大丰收,刘飞越又张罗着找销路、做推广,亲自购买做推销,还帮忙找物流发快递,订单爆满的雷合高兴地合不拢嘴。

孩子是村子的未来

贫困户雷创今年27岁,2017年大专毕业后窝在家里迟迟找不到工作。在一次全村举办的文艺活动中,雷创唱了一段黄梅戏打动了刘飞越。经了解,雷创身怀绝技,天生有着表演技能和一手好厨艺。热心的刘飞越立即联系陕西高速集团,优先推荐雷创就业。如今在商洛市柞水县高速收费站工作的雷创每次休假返回家乡,都要为全村人唱一段“黄梅戏”。

苏倩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三那年,为了让苏倩安心复习考试,刘飞越多次深入走访,一边帮助干农活,解决家庭困难;一边为父亲苏建军找工作,谋出路,还找来手工编织技术人员为聋哑母亲教编织技术,为苏倩复习高考排除困扰,撑起了“大伞”。如今苏倩已是西安医学院一名优秀的大二学生。

贫困户侯彤程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管,他从小听爷爷讲打仗的故事,因此心里种下了一刻“当兵梦”。2019年侯彤程应征报名因学历低被淘汰。失落的侯彤程在刘飞越的帮助下重拾希望,他刻苦学习终于考上成人大专,今年顺利通过祖国的层层筛选,光荣入伍,实现了参军梦。

刘飞越想尽一切办法助学帮教,他联系协调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为孝雷村孝义小学挂钩帮扶10名贫困学生,为每一名学生每年捐助2000元,连续资助十年。

刘书记有个大喇叭

疫情期间,刘飞越把手中的笔当做武器,白天忙工作晚上熬夜写稿子,先后写了23篇接地气、通俗易懂的广播稿和顺口溜,在村上大喇叭不间断播放,还向中国民兵、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文明网、陕西日报等采写投送新闻稿件159篇,有52篇被各级采用。刘飞越还在干部群、党员群、贫困户群中亮明身份与村民亲情互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村民正确看待疫情,消除恐慌心理,做好自身隔离防护。

疫情褪去后,防疫、复工复产就成了刘飞越心上的大事。受疫情影响,孝雷村和全国各地一样,人出不了门,贫困户收入下降,刘飞越心急如焚。春灌时间到了,村上麦田浇不上水,刘飞越帮忙解决了,还号召村上青年民兵和新时代志愿者义务组成志愿服务队,为缺劳贫困户浇地、喷药、除草。农资统一买回来后,刘飞越亲自送到贫困户家中……

退伍军人乔鹏的蘑菇扶贫基地刚一投产就遇上疫情,干活的人找不到,蘑菇卖不出去,乔鹏焦急万分,刘飞越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为其办理绿色通行证,与周边各大超市、饭店、蔬菜批发市场联系销路;一方面带领青年民兵到基地义务帮工、搞运输,卖蘑菇,终于使乔鹏度过难关,产销两旺。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五年,刘飞越为孝雷村39户122人全部脱贫摘帽而欣喜,也为后续帮扶、巩固工作成果而担忧。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只要有一个人还存在返贫风险,就坚决不能撤退……这是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刘飞越的初心和使命。通讯员丁铜川王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打造“更高、更新、更实”的高新区思政课教育

    2020-12-09 10:36阅读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高新 高新区举行2020年宪法宣传日主题活动暨高新区法律援助工作站授牌仪式

    2020-12-08 10:55阅读

    西安首次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者 贷款首付比例执行原政策

    2020-12-06 20:19阅读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2020-12-03 10:17阅读

    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关注

    2020-12-01 00:10阅读

    杨六齐同志带队检查治污减霾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020-11-27 12:06阅读

    西咸新区召开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会

    2020-11-25 12: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