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走出的全国劳模许彩芸
许彩芸现任延长石油所属油田公司吴起采油厂纪委副书记,她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生活中是石油姐妹心中的“大姐大”,工作中是男职工眼中的“女汉子”。她用青春与智慧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不凡人生,为延长石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她曾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有影响的‘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她扎根一线,是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许彩芸,从小在烈风瘠土中长大,塑造了坚韧抗压、勤劳朴实的憨实性格。2008年,她从一名采油工干起,每天和男工友一起爬近十米高的抽油机、抡大锤、拧管钳,善吃苦,肯出力。次年厂里将男工调往偏远井区,并成立了女子采油区队,许彩芸担任队长,成为近150名姐妹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姐大”,高质量、高标准地管理着159宗井场、300多口油井、日产油280多方。
2013年,陕北遭遇持续强降雨,油区道路被洪水大面积冲毁,生产生活严重受到影响。她和姐妹们背着饮水、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来到井场,组织生产自救,清理井场淤泥,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她几次病倒,长时间淋雨也导致她的嘴角抽向一边,话都说不清楚,十天半月里,她夜里针灸、输液,白天忙着指挥抢险。在检查24-79井站外输管线时,因路滑致使脚踝骨骨折,做了手术,医生要求卧床休息,她术后两天,就拄着双拐去工作了。她说:“哪怕到队上什么也干不了,看见这些姐妹们我就放心了。”
2017年,她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京参会。载誉归来,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论单位大小、听众多少、路途远近,她都倾情讲述,努力将大会精神传递给干部群众、地方百姓,甚至传到田间地头。截至2018年底,她累计宣讲100余场。
她真诚无私,是职工群众的知心人
“大家都辛苦一年了,放心回家过年吧,今年还是我来!”每年一句暖心话,职工都回家过了年,而许彩芸却领着丈夫和孩子在山上连续过了9个春节。
采油队职工每个人的生日他都记得,职工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她都悉心关照,无微不至。多年来,职工的家门她几乎走了个遍,而自己的女儿过生日,她却是在女儿电话里伤心的哭泣声中才猛然想起。
“许大姐经常抽空去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给孤寡老人洗衣、洗脚、理发,给留守儿童买日用品,还给腿脚不方便的病人置办买年货呢,大家对她可熟悉了。”吴起采油厂思源爱心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提起许彩芸如是说。作为党员,许彩芸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企业员工,她也不忘社会责任,每年个人爱心捐赠近万元。
她还与工友们一起走进社区,送温暖、献爱心,弘扬雷锋精神,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在义务宣贯防控知识的同时,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捐助资金;主动协调对接,为全厂百余名干部职工争取免费在线学习机会,深受职工好评。
她爱岗敬业,是乐于奉献的创业者
从进厂的那天起,许彩芸事事作表率,以“我先学、我先会、我先上”的“三先”工作方式,像标杆一样激励着身边职工。
在采油队,应急处置是最累的活儿。2015年11月中旬,一股寒流袭击了陕北大地,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许彩芸所在油区的一段注水管线冻住了。“管线一旦冻实,相连的9口井就都要受影响。快,立即组织人员抢修!”许彩芸得知消息后下意识地喊了出来,第一时间带着职工用镢头挖开冻土,在管线下架上柴火,手持喷灯,一段一段地烤。山上寒风刺骨,遇到困难的地段,她趴在冻土上架柴点火,一直到第二天早晨,4公里的管线恢复供水。返回途中,大家再看许彩芸,通红的脸上沾满了一块块黑灰,衣服上烧出了几个大洞。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许彩芸还带领职工们维修一些小家电、道路、将能用的油管油杆分类存放二次利用、用伴生气取暖做饭等,使节支降耗工作出成果见成效。在她担任队长期间,累计完成原油生产近百万吨,为采油厂节约资金300余万元。
许彩芸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新时代延长石油人“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精神,时刻激励着职工群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忘初心,将初心变为恒心;牢记使命,把使命视为生命。回首穿上红工装的十余年,许彩芸收获了人生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家乡的人民给予我足够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帮助,我要把生命中最弥足珍贵的青春奉献给父老乡亲和延长石油事业,在新的岗位、新的征程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西北信息报通讯员张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