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成果助推遗产价值转化利用
近日,西安市社科基金大明宫专项课题结题评审会在大明宫保护办召开。会议邀请了市社科院院长高东新、市人民政府参事郑育林、市人民政府参事张燕、市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邵振宇、西安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丁晓阳组成专家评审组。出席嘉宾有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沙喜明、市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蔡鹏。大明宫保护办主任施俊昂出席评审会。
会上,施俊昂致欢迎词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同时谈到以大明宫遗址为核心,在保护、研究、展示、交流方面均衡发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与市社科院的合作,助力大明宫在遗址保护、价值研究、交流展示等方面研究工作,共同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
随后,各课题负责人进行成果汇报,从研究目的、方法、研究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详细阐述。其中学术性研究成果2项,包括政策理论研究的《西安大遗址保护蓝皮书》及《大明宫遗址区十年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结合公园发展的实用性课题6项,包括数字大明宫、大明宫十二时辰纪录片、大明宫漫画故事、大明宫IP利用文创游戏等。
评审专家结合自身经验,从大明宫历史文化、成果延展、成果转化等角度等进行点评,一致认为各课题选题精准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课题均结合了公园实际利用发展需求,可衍生多种文创周边产品,后续成果转化落地性强。市人民政府参事郑育林表示,各课题成果均达到了研究目的,其中《大明宫遗址区十年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对大明宫十年来发展深刻剖析,并探索未来达到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实施路径及核心策略,对国内遗址公园管理运营极具示范意义。市社科院院长高东新指出八个课题都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其中《西安大遗址保护蓝皮书》在全国属首创,是西安市首次推出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的研究报告,对研究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利用都具有时代意义。建议将各课题成果提炼成政策建议形成建议报告或议案,将设计策划方案作为附件上报西安市政府。
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各课题均达到专项课题研究要求和既定内容,创新性强,同意通过结项评审。
本次合作是大明宫发展需求结合市社科院高层次理论研究的有效实践,双方优势互补,让大明宫研究院的各项研究成果从宏观层面得到有效把控,加强研究成果转化,也为市社科基金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最终实现共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