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建改造21个公园 革命公园迎84年来最大改造
西安晚报讯作为西安最古老的公园之一,为纪念辛亥革命期间一段珍贵的“西安围城”历史而建立的革命公园84岁了。目前,它正在迎来建园后的最大改造,并将于年底改造完毕,总投资2000万元。
13块历史残碑成就新景观
打开革命公园一角封闭的园门,就像打开一段封存的历史。这里存放着13块高低不一、字迹模糊的残碑,每一块残碑都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仔细辨认,记者看到了于右任撰写的《辛亥革命时期无名烈士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冯玉祥撰写的《革命公园国殇墓碑》,是为了纪念1926年西安围城事件。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8个月,对抗凶猛袭城的军阀刘镇华的围攻。最终,冯玉祥大军入陕,为西安城解围,守城期间5万人死去。
公园内到底留存过多少块名人志士为革命公园的题字碑,现在已经说不清了。经过84年的时间洗礼,大部分碑流失或破坏,只剩下了珍贵的13块。
据了解,在年底改造后,这13块残碑将成为革命公园一道新景观,安置在革命亭广场上,与广大市民见面。
保留革命亭杨虎城雕像不挪
革命公园建立于1927年2月,园内现有杨虎城、刘志丹、谢子长雕像。这次改造公园布局不变,雕像不挪动。
革命亭、忠烈祠、东烈祠、西烈祠,东西大冢等主要景点位置也不做更改。
“这次改造钱都花在‘地下’了”,园长张洪亚告诉记者,这次改造的重头戏是对全园上下水管道、电缆、电路的改造,并埋入地下。此外,公园主要广场——革命亭广场现有灰色的水泥地面要改成花岗岩地面,预计2个月完工。主要道路拓宽,新种花草增加绿化率。届时,园内座椅、路灯、路标、垃圾箱都会焕然一新。
电缆“地埋”消除安全隐患
改造后,原本架空的电缆全部地埋,监控探头将布满园区。
记者获悉,因为历史原因,架空的几十条电缆这次要全部“地埋”,消除长久以来的安全隐患,提高公园安全系数。
“同时,几十个监控探头将布满园区,恶意破坏设施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革命公园园长张洪亚指着园内一个垃圾桶感慨地说,经常会在湖面发现漂着的垃圾桶,显然是被恶意破坏后扔进去的。还经常发现绿化喷灌喷头被一个个踩扁。
增加监控探头后,破坏者就不敢这样肆意破坏,破坏行为也会大大降低。园内还将新增背景音乐系统,让游客舒心逛园。
据了解,本次革命公园改造投入2000万元,预计年底完成。记者获悉,在改造期间不封园。
目前,南门已经封了,暂时不能通行。但是西门、东门敞开。今后会随着改造分区进行,保持封一个门,留两个门,市民晨练等活动不受影响。
西安新建改造21个公园
2月25日,我市第三轮大植绿公园建设改造和街头小绿地广场建设集中开工。21.7亿元将建设改造21个公园。目前,儿童公园和革命公园已经相继开工。
新建续建公园包括:大兴公园、未央宫生态公园、星河中央公园、星河运动公园、木塔寨公园二期、阿房宫公园、清凉山公园、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和灞桥滨河公园等10个公园。
改造公园包括:兴庆宫公园、长乐公园、革命公园、莲湖公园、纺织公园、经二路公园、中山门公园、土门街心公园、劳动公园、儿童公园和革命公园等11个公园。
延伸阅读
革命公园历史
1926年春,匪首刘镇华在张作霖等的支持下,纠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企图攻占西安,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围城8月之久,放火烧掉城外10万亩麦田,强征民夫在城周围挖掘了一条3公里的断绝沟,企图迫使全城军民投降。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西安。后冯玉祥大军入陕,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在守城期间,死难者5万人左右,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7年,为了安葬和纪念死难的5万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园内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公园在原清代满城废墟上建立的。当时冯玉祥、于右任、杨虎城等革命将士亲临负土填坑,在园内东西两侧堆起两个大冢,冢内集骨安葬了围城期间病、饿、战死的军民尸骸。1952年为纪念王泰吉、王泰城烈士,在公园东南角建烈士亭,亭内有纪念碑。西安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公园进行了整修,广植花木,建筑花坛、亭台,开辟了莲池。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