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长安区:美化乡村环境 推进乡风文明

2011-09-03 10:01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长安区治理乡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做法和启示

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是长安区的宏伟目标。为此,长安区以西安举办2011年世园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中,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取得了农村环境面貌变化明显、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

长安区现辖22个乡街,60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8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0%。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硬件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三堆”(土堆、粪堆、柴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沿街乱建)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亟待提高。长安区委、区政府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中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建设农村环境卫生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一天不放松地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养成保护生态环境良好习惯,在改善环境中提高人的文明素质。

二、具体做法:

(一)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长安区在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中,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创建农村环境卫生示范区、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结合长安区村庄、道路、河流、峪口及小城镇等区域特点,出台了《长安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分类整治的工作措施,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对村庄的整治,侧重一个“净”字,集中清理“三堆”,竭力整治“三乱”现象。二是对道路的整治,侧重一个“畅”字,集中清理挡道杂物,全面修补公路路面。三是对河流的整治,侧重一个“清”字,集中清理各种污染源,严厉打击非法采沙、随意倾倒垃圾。四是对峪口的整治,侧重一个“美”字,集中清理白色垃圾,大力实施硬化、绿化等美化工程。五是对小城镇的整治,侧重一个“优”字,集中整治乡街驻地的环境卫生,努力提升小城镇环卫工作水平。同时,通过大力推行条块结合制度,在区内快速构建起了上下联动、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各乡街共投工投劳40多万人次、出动机械9602台次,清理卫生死角1500余处、垃圾10万多立方米、乱贴乱画7500余处、杂物4000多处、占道摊位410处、沟渠320公里,拆除违规建筑145处,补植绿化树木2.3万株,粉砌建筑立面3.2万平方米,刷白行道树2.8万株,改建无害化厕所30634座,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示范引领,打造亮点。长安区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中,积极打造亮点和典型,带动全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他们在22个乡街中选树74个农村环境卫生示范村、15个环境卫生样板村,先行做好示范工作,确定了“八有”(有必要的环卫设施、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有环境卫生专业队伍、有环境卫生专项制度、有考核奖惩制度和村规民约、有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和消杀活动的记录、有防病知识宣传机制、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八无”(村庄内外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散养家畜、无乱搭乱建和建筑物严重破损现象、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绿化空地无杂草垃圾)的硬性标准,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五星街道办事处坚持“先易后难、树立典型、逐步铺开、普遍受益”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全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的亮点。西安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广了五星街道办事处的经验。

(三)资源整合,丰富载体。长安区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中,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内容有机融入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9年以来,将“村容整洁” ,始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五十佳”(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和谐农家、文明新村各10个)评选的先决条件,进行重点考核。对评选出的精神文明建设“五十佳”进行了隆重表彰,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2011年3月,启动了“志愿服务、文明长安、奉献世园”活动,组织驻区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驻区部队官兵1万余人,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乡村清洁治理大行动,帮助村民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环保小卫士”宣传教育活动。区文明办、四城联创办、统筹办、妇联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生态村、卫生示范乡街(村)、文明家庭评比的先决条件,细化标准, 实施一票否决制,确保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任务落到实处。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目的是造福群众,保护环境。方法是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大会,进行部署动员。各乡街和各村也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了宣传发动。还通过发送《农村环境卫生倡议书》,在交通要道设置广告牌,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全区共出动宣传车4800台次,悬挂条幅2100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册),区电视台播放整治新闻96次,调动了全区农村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有力地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踊跃参与,营造出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治理工作氛围。

三、主要成效:

(一)完善了基础设施。全区通往乡镇道路改造升级,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新建一批农村市容环境设施,其中垃圾箱395个、垃圾台470个、垃圾堆放点246处、垃圾填埋场453处、垃圾压缩站4座。配备环卫三轮车1751辆,垃圾清运车68辆。1751名保洁员的服装、扫帚、铁锹等全部配齐,为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保障。

(二)形成了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各乡街普遍完善了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保洁员管理、工资发放等制度,各村也都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全区形成了区督、乡街管、村实施的三级运行机制和月评比、季考核、半年小结、年终奖惩的长效保洁考核机制,推进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八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粪土乱堆、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的街道干净了,道路宽敞了,河水清亮了,环境变美了,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四)村民文明素质提升显著。广大农民群众在深入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 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行动中看到了变化,共享了成果,受到了教育。维护环境整洁优美、建设文明新村成为大家的共识,文明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养成了清洁卫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监督互管、自律共建成为大多数的自觉行动,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快步提升。

四、几点启示:

(一)政府主导是关键。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是一项任务艰巨、投入大、涉及部门多的社会性工程,也是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责任的重要体现。要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理顺工作思路,制定科学规划,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为此,区上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区乡(街)联动、以乡(街)为主。结合全区农村实际,制定了《西安市长安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对全区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突出治理重点,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部门。本着“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级管理、专人保洁”的工作原则,各乡街和行政村及时成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机构,制订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分工,夯实各部门“一把手”监管责任,卫生保洁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垃圾及时清扫、日产日清和定点存放。通过分级分片,包干到村,责任到户,做到了责任、经费、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层层有人管事,层层有人干事。建立了“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投入是基础。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不够壮大、资金缺乏是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难度最大的问题。无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还是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等,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长安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研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一是强化投入机制。建立了区财政列资、乡街配套、村级补充的分级投入机制。目前,区、乡街、村共筹集资金2200余万元。三级资金的到位,为开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二是区级财政投入到位。今年以来,区政府按照农村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列支87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划拨一事一议农村环境卫生提标改造工程奖补资金800万元。三是乡街筹资支持到位。乡街按照每人每年5元的标准筹集配套资金400余万元,用于环卫设备的购置和更换。四是各村协调补充到位。经济基础较好的村不等不靠直接投入,经济条件差的村通过群众自愿集资、村企和社会各界募捐等方式筹措资金。截止目前村级投入资金约150万,初步形成了区、乡(街)、村上下联动共同投入资金保障机制。

(三)健全机制是保证。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是解块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重要举措,不是一个长效管理办法。因此,必须从长远考虑,在突击整治中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长安区在实践探索中建立了三种机制:一是“区级领导,乡街组织,村组实施,保洁员承包”工作运行机制。全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由区统筹办牵头,各乡街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由乡街市容办负责,各村组环境卫生由保洁队伍负责,三级联动,层层落实。二是统一协调机制。区政府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奖励办法》,使整治工作有章可循。实行月抽查、季评比、半年小结、年终考评奖励的办法,促进整治工作从短期突击向长效管理转变。三是跟踪反馈机制。各乡街安排专(兼)职信息员负责把乡街环境卫生整治的综合性、动态性、经验性的信息及时上报,区统筹办根据信息实时监测监督并及时反馈,实现了信息共享,促进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数字化、精细化、制度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庆路公厕管理员王多恒十年如一日——将公厕打扮得似花篮

    2011-09-02 11:25阅读

    “环保回收机”走进世园

    2011-08-30 15:22阅读

    2011欧亚经济论坛9月23日起在西安举办

    2011-08-25 14:20阅读

    好一朵美丽的长安花

    2011-07-20 14:03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