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幸福地“离开”土地——关注西安“失地农民”

2012-11-26 11:12  陕西农村报  字号:T|T

近些年来,随着西安市城区的规划建设,工业区逐渐壮大,财政也日益增加。工业“反哺”民生成了百姓身边经常谈论的事。而“反哺”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失地农民。

在西安市北郊龙府北郡小区,当记者走进范女士家时,面对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怎么都想不到,就在几年前,这家人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转变。

几年前,因为西安市整体规划的需要,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范南村乡亲们就地安置,在城中村改造的进程中,范女士一家曾经迷茫:“一下子把房子都拆了,能叫我们村民安心地生活么?心里确实没底儿。”

“以前家里的宅基地一、二层共650平方米。开发商说拆一还一,每家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户型,其他都是85~112平方米的小户型,一共能分6套房,另外,还能分到门面房。”范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在旁边的石先生拉住记者说,之前住村子,家里都是烧的钢炭炉子取暖,要不就用空调取暖,但就是太贵了,吹不起啊,一到冬天很不方便,自从住上安置小区以后,天然气通了,地暖也有了,生活方便多了,说实话,这里的环境确实比之前村子里干净、整洁多了,地方也宽敞了许多。

初冬的午后,阳光明媚,家住凤城五路东段EE新城的赵先生,正坐在明亮、并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宽敞的安置房中悠闲地读着报纸。

对于赵先生和他们池底村的乡亲们来说,在过去的几年中,生活已经大变样了。

“搬来之前,我们都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子住,有的村民还有两、三分耕地,虽然住在自家院子里,但是出了院子,就没这么舒服了,垃圾随处可见,野狗也在街道乱窜。拆迁安置以后,我们家共分得了290平方米的大房子,其中一间自己住,另一间往外租,每个月还能拿1300元,每人还有20平方米的门面房,到年底还能分红12000元,在拆迁到回迁的这段时间,我们村民每人还能分到不少安置补助费哩。”赵先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记者从西安市城改办了解到,这样的失地农民(村民)从户口上都应转为居民,范围,因改造而增加的就业岗位,优先用于安排原村民。这些村民的社会保险由政府、改制后的新经济组织和原村民个人按比例承担。城改后,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原村民,均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牛头角中国结 这只“狮子”很特别

    2012-11-23 15:12阅读

    西安二环内停车pos机刷卡收费 谨防假收费员骗钱

    2012-11-14 14:41阅读

    陕西明年中考6月22日至23日举行 西安考生需考8科6卷

    2012-11-02 11:07阅读

    “文明组戏临潼行”走进秦陵基层文化汇演

    2012-10-15 10:52阅读

    第七届陕西“十大孝子”张新:“演戏”哄母亲高兴

    2012-09-25 11:13阅读

    “文明组戏临潼行”走进新丰基层文化汇演隆重上演

    2012-09-06 15:54阅读

    择校乱收费 家长敢怒不敢言

    2012-08-22 15: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