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头扶持秦腔戏曲 百姓看戏得实惠
为打造“秦腔戏曲”特色品牌,省上决定恢复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那么,秦腔艺术将会得到哪些扶持?老百姓又能得到哪些实惠?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繁荣秦腔艺术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出台一揽子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政策,全力扶持秦腔发展和振兴。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现状
记者:我省秦腔当前面临怎样的瓶颈?
刘宽忍:随着新兴文化的发展和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秦腔艺术同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一样,面临着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不足、演出市场萎缩、观众老龄化、能体现时代风貌和审美特征的优秀剧目为数不多等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走出困境,创作编演出更多更好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发展和繁荣秦腔艺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责任。
措施
记者:恢复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的意义是什么?
刘宽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和发展繁荣工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振兴秦腔艺术,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上决定恢复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相关工作。对于打造“秦腔戏曲”等特色品牌,推动秦腔艺术发展和繁荣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振兴和发展繁荣秦腔艺术将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刘宽忍:主要从扶持创作,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制定对优秀创作人员、优秀剧本的奖励和资助办法,对优秀剧本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培养秦腔专业人才、加强传承保护;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等方面。同时鼓励秦腔“走出去”,对秦腔院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每场给予补助。
惠民
政府牵头扶持秦腔戏曲,是一件大好的喜事,那么老百姓又能得到哪些实惠?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唐瑜君对此解答。
记者:老百姓会得到哪些实惠?
唐瑜君:政府将加大购买秦腔剧目演出的服务力度,也就是说,今后的惠民低票价演出会更多,老百姓看戏更方便更实惠。对各级秦腔院团开展的惠民性演出,省财政将以成本购买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对省级秦腔院团开展的低票价演出,省财政给予补贴。进校园开展的秦腔普及性演出将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计划
记者:对于秦腔经典艺术如何传承保护?
唐瑜君:为保护和发展秦腔艺术,对濒临失传的秦腔绝技、绝活唱腔,开展抢救性记录和拍摄工作,为今后建立秦腔传承人及秦腔艺术数字档案资料库打好基础。
记者:新的一年有哪些计划?
唐瑜君:继续支持办好秦腔艺术节、秦腔电视大赛,扶持个人和团体开办各种形式的秦腔“自乐班”;在公园、广场、农村、企业、社区经常性开展演出活动;积极推进做好“秦腔上网”工程,开办“网上秦腔戏院”;启动建设秦腔博物馆等。加大宣传,充分发挥陕西卫视、陕西文艺频道和陕西戏曲广播等播出平台的作用,重点扶持办好《秦之声》等戏曲栏目,将其办成名牌栏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