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之风不能“龙头蛇尾”
龙去神威在,蛇来紫气生。在辞旧迎新之际,一股清新的党风政风在西秦大地扑面而来:迎来送往少了,公款吃喝散了,文山会海没了,干部下一线的多了,到群众身边走得勤了,解决问题快了,节俭务实的作风如当头的冬阳,给群众的心头带来了阵阵暖意!可龙年岁末的良好开头,会不会成为“一阵风”刮过无痕,在有小龙之称的蛇年变得“雷声大雨点小”呢?面对群众的期待,“八项规定”在新的一年乃至今后应是永远的“进行时”,天天抓年年抓,要成为机关的常态,成为干部的行动,成为百姓的福音。
勤俭作风事关发展大计,应常抓不懈。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各地千帆竞发,打造关天副中心,宝鸡加压奋进,抓项目惠民生,更是时不我待。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是实干的重任,是艰巨的使命,可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讲排场讲享受上,沉湎于觥筹交错的应酬赶场,身陷于名目繁多的文山会海,醉心于迎来送往的待遇派头,满足于指手画脚的检查评比,哪还能扑下身子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只会白白错失发展良机,贻误工作。应该说,市上近年来抓作风下了不少工夫,特别是最近借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市上“十个不准”的东风,作风整顿已初见成效,铺张浪费和奢侈挥霍得到有效遏制。面对新年的发展蓝图,抓作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过硬手段持久抓好作风建设,管住吃喝的嘴,拉住应酬的腿,堵住舌尖上的浪费,让干部一门心思谋发展,沉下身子抓发展。
勤俭作风事关百姓疾苦,应常抓不懈。群众是发展的主力,更是干部的亲人,群众遇到的难题需要干部去帮助解决,群众的生活疾苦需要干部去体贴关心,这才是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可个别干部长期高高在上,作风漂浮,对群众没有感情,看不到老百姓的忧怨疾苦,想着现在生活好了,吃点喝点用点没啥,有的只有“唱功”没有“做功”,把为群众干事的劲都鼓在了嘴上,有的下基层不进村不入户,前呼后拥蜻蜓点水,甚至提前让基层“导演”现场,不听真话不解实情,更有甚至贪污腐化,从群众身上“揩油”。凡此都在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威信,伤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下猛药来攻克。我们要乘着“八项规定”和“十个不准”的东风,长流水不断线地抓作风,让干部眼往下面瞧,心往群众身上用,腿往基层跑,劲往难处使,克服身上的骄娇之气,放下身段为群众服务。
作风是形象,更是战斗力,不能一蹴而就,要常常讲常常抓,才能给力发展赢得民心。保持长期的勤俭务实作风,不仅要靠和风细雨的教育引导来端正立场,培养对群众的朴素感情,更要靠铁腕的纪律来监督制约,让作风建设不能“缺钙”。只有打好作风建设的“持久战”,干部才能腿勤手干净,群众才能气顺心舒畅,干群间也才能成为和谐共融的一家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