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彰显城市魅力 传递亮丽“西安名片”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科学发展新机遇,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力促西安文化产业强势崛起,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硬支撑”日益凸显。不断创作涌现出来的众多文艺精品,已经成为西安文化发展成果的缩影和文艺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在大力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也反映了城市管理者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今日起,本报开辟 “聚焦文化建设 共筑美丽西安”专栏,对西安文艺创作、文化惠民、文化产业等三方面进行重点报道。我们期待着西安文化再创新辉煌,在建设美丽西安的征途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化是西安的“精、气、神”,是西安的城市名片,伴随着中国梦的嘹亮号角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召唤,西安文化人围绕中国梦、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市委市政府五项重点工作和美丽西安建设,推出了一批“大戏、大剧、大片、大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讲述好西安故事、传播好西安声音、展示好西安形象。近年来,一系列“西安制造”的文艺精品,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正在向世人递上一张张崭新而亮丽的“西安名片”。
挖掘历史资源
展示深厚文化底蕴
如果说历史文化积淀是西安独一无二的“富矿”,那么以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闻名全国的陕西作家孙皓晖,算是用文字和“富矿”对接上了。但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一个“读卡器”,把这座“富矿”以现代的方式展示给人们。2013年9月,由西安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大秦帝国之纵横》登陆中央电视台,很快引起收视轰动,不仅缔造了众多“大秦粉丝”,也掀起了专家学者和观众共议大秦文明的热潮。此前,该剧姊妹篇《大秦帝国之裂变》在搜狐网络视频首播,点击率超过了当时热播的《蜗居》;在四大卫视台播出更是引发了一场“大秦文化热”,收视率屡创新高,观众在网上自发组织了“大秦论坛”,数千人热烈讨论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热点;温州的一些企业主竟然把《大秦帝国》作为员工职场教育的教材;在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大秦帝国》也受到了热烈追捧,海外观众称,看这部剧让他们热血沸腾,更加感受到中国人的自豪,该剧迅速成为传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共计划拍摄五部,通过全部200多集的篇幅,用影像形式来展现大秦帝国的崛起历程,而不是像其他的历史剧,仅仅将目光局限到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时代断面,这样大的工程需要创作团队的坚持,经得起诱惑,不能受商业剧的模式影响。为了制作《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出品方专门成立一个公司,始终只做这一部系列电视剧,为此倾尽心血,攻坚克难,这在中国现阶段的电视剧生产规模上是没有的。这样的创作态度,这样的创作韧劲、创新精神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用制片人焦阳的话说:“一个尊重历史、尊重观众,坚守艺术理想与责任的创作团队,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作品”。
红色文化也是西安重要的历史记忆和宝贵财富。记者获悉,由曲江影视集团推出的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陕甘风云》即将于今年6月在央视9套播出。该片以西北苏区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为主线,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共产党人为中心,以独特的视角对多位陕甘宁红军将领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进行采访,实地拍摄革命遗迹,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以及陕西这片热土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所做的巨大贡献。以精美、生动、详实的影像方式,系统而完整、多角度地梳理这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在全国尚属首次,填补了党史、军史影像方面的一段空白。
关注现实生活
诠释温暖“中国梦”
近期,由西安打造的又一部精品大戏《我在北京,挺好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专门为此剧在北京举办了创作研讨会。这部原创大戏聚焦时代变革中的小人物奋斗与成长,剧中陕西妹子谈小爱在北京三十年的追梦历程、圆梦之路深深打动了全国观众。一些影视评论家表示,《我在北京,挺好的》是对三十多年来外来打工者题材文艺创作的新突破,是对“中国梦”文艺创作的全新诠释,堪称“中国梦”的重要力作。
该剧创作单位西安曲江丫丫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影视企业,近年来根植西安这一片文化热土,以关注普通人物的幸福追求,反映中国最接地气的主流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方向,一直关注现实生活的影视题材,持续发力,先后投资、制作和发行了电视剧《上门女婿》《胡杨女人》《老爹的非“城”勿扰》《赖汉的幸福指数》等十多部优秀电视剧,其中3部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这些精品电视剧的播出,让更多的西安电视剧为全国观众所熟知和喜爱,体现出西安影视创作的强劲实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仅登陆央视各频道的“西安制造”电视剧就有12部,西安原创剧目异军突起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文艺专家的关注和研究。除了《我在北京,挺好的》,还有《幸福满满》《小麦进城》《养女》等均属于现实主义题材剧,这些影视片并不花哨,讲的就是老百姓的平常事,是他们真实的欢乐和真实的苦恼,是他们追求幸福的奋斗历程,简单、实在、接地气,使我们感到温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