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知识在切实贡献中闪光——陕西科技大学赴太白县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队侧记
“第一组,你们负责仪器外文说明书的翻译,二组,你们负责仪器的调试,三组,你们负责制定设备操作使用流程和规范实验室布置,四组,你们跟随食品药监大队外出进行采样收集,我来协助老师做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评标……”。7月16日,太白县农业局、药监局的实验室里异常繁忙,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在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开展科技帮扶服务活动。
图(安装调试设备)
图(帮助制定操作流程)
“我们的实验室建成已经有三年,随着国家对于基层的日益重视与关注,先后投资数百万购置各类仪器设备,可是我们小县城最缺少的就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一个人管着原本应该四个人管理的仪器,一点实验的底子还是二十年以前学校上学的老知识,加上现在很多仪器都是外文说明书,看都看不懂,很多试剂还没使用就已经过期,仪器连拆封都还没有,你们这次来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我们这几天让县里几个懂技术的都来,好好的学一学。”太白县药监局苟主任如是说。
图(调试试剂)
图(翻译外文设备使用说明)
随着实践工作的正式启动,志愿者们看到的却是令人惋惜的一幕,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价值不菲的实验设备却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最简单的快速检测设备也由于维护不当,损坏浪费严重。在专业教师徐丹、刘宁博士的指导下,志愿者们按照专业进行分组,从最基本的规范实验室设施开始,调试实验设备、翻译外文说明书、撰写通俗易懂的操作流程、制定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评标、开展采样工作,将蒙尘的设备运作起来,切切实实的发挥作用,志愿者忙碌之中也拥有了一份踏实与满足。
图(现场讲解指导)
图(现场开展实验)
此次社会实践是该志愿团队第三次奔赴太白县开展科技支农活动,与先前的追求大而全相比,此次的中心更加凝聚务实,就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技人员的培训以及实验设备的运营维护,扎扎实实的做出贡献,让专业知识真正在贡献中凸显价值。
下一步,实践团队也将重点结合调研项目,做好样本的采集,运用已经规范调试好的设施,进行检测分析,形成科学数据,为太白县的后续跟进工作提供依据。并积极牵线搭桥,邀请学院教授推广栽培种植技术专利,为地方发展切实助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