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创文多举措 塑造城市新风貌
随处可见的文明宣传海报、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心打造的“第二课堂”……这些处处可见的 “文明”正在灞桥区汇聚成良好的城市新风貌。如今,文明已经成为灞桥的背景墙、主旋律、文化因子,也让区域走出了一条内容丰富多彩的文明之路。
公益广告全覆盖
为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灞桥区精心打造公益广告主题宣传,按照“一街道一主题”的集中宣传模式,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广场和社区9个。设置、更新大型公益广告牌27块、建筑围挡和文化墙1100余平方米、灯杆旗1560个。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文明餐桌等内容宣传海报3000余份,制作发放“十不行为规范”创文宣传手册52000余份,实现了辖区公益广告宣传全覆盖。
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了帮助灞桥迷鹿村的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区文明办组织辖区文明单位与儿童村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爱心之旅”活动。目前,灞桥区已有电建四公司、思源学院、汽车科技学院等20余家文明单位参与到爱心之旅活动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近年来,灞桥区持续完善辖区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建设实现制度化。目前,已在全区31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站,申报了志愿服务记录机构,配备了62名志愿服务记录工作专职人员,建立了规范的社区志愿服务站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电子台账、社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记录登记细则等。除此之外,区上还经常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社区、小区为群众提供理发、义诊、家电维修、健康咨询等服务 ,今年已经累计服务100余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为孩子打造“第二课堂”
灞桥区全力推进“活动阵地建设”,通过打造“乡村少年宫”来丰富乡村孩子的课外生活。2013年9月,狄寨街道白鹿原中心小学成立了全区首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并正式开展活动,经过一年的摸索运营,少年宫已经拥有音乐、美术、科技、图书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室外设有足球场1个、乒乓球台3个。今年以来,少年宫陆续开设了英语、跆拳道、舞蹈、电子琴、足球等多个活动项目,坚持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先后吸引了周边44个村的500余名孩子参与,实现了乡村学校课堂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互动。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均衡、健康地发展,灞桥区还在区进校成立了“西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灞桥分站”,抽调2名专职心理老师进行咨询辅导,并配备电脑、沙盘等相关设备,开通心理教育专线,建立主题网页,为孩子们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和辅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