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出炉 西安3人上榜
12月25日,陕西省1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出炉,西安市于素梅脚病修治部翠华路店团体和西安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小葵花”品牌活动推广大使张京京获评助人为乐奖, 西安市大明宫西铁小区居民获评孝老爱亲奖 。
在12月的榜单中,有用自己兼职收入创办了“龙的传人”公益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的“85后”张京京,有在别人危难之际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的公职人员崔义胜,有身患小儿麻痹症、在经营中严把商品质量关的“拥军鞋店”老板赵秀梅,有精心照顾患有精神病的长嫂、和长嫂亲如姐妹的王长翠。同时,还有两个好人集体入选:于素梅脚病修治部翠华路店团体和渭南移动分公司网络部华阴维护中心。这是陕西省自6月发榜以来,获得“好人”荣誉的第三、第四个集体。此前,在8月份,原建平等4人群体因在危急关头合力救人被评为“见义勇为好人”;11月份,佳县黄河岸边的任凤祥志愿服务队因每日轮守在黄河岸边,上演着爱心接力而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无论是普通的身边好人,还是平凡的好人集体,都用他们的真情真爱润泽着三秦大地……
1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
助人为乐类(3人) 于素梅脚病修治部翠华路店团体、张京京、李智华
见义勇为类(2人) 崔义胜、姚发宏
诚实守信类(2人) 王篪、赵秀梅
敬业奉献类(4人) 穆水桃、王斌、贾毅、渭南移动分公司网络部华阴维护中心
孝老爱亲类(4人) 童丽娜、艾克英、王长翠、陆敏
12月份上榜“陕西好人”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类(3人)
于素梅脚病修治部翠华路店团体,该店2003年5月开业以来,秉承了老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店里一直对行动不便或子女不能陪同到店里来的老人开展上门服务的业务,近十七年来,不论风吹日晒,雨雪交加,只要和老人约好,他们都会如约而至;11年来,他们建立助学基金,与仁和小学的三名单亲孩子签订帮扶协议,坚持为孩子们资助学习和生活费用,并为该小学捐赠了价值五千余元的教具和文体用品;他们还积极弘扬于素梅老师创业之初立下的“凝聚有限能力,担负社会责任”的理念,将“诚信、奉献、团结、互助、进步”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走进养老院、干休所、社区进行义务服务,2005年至今已服务4000余人次;5.12地震、舟曲泥石流,都有他们的捐款,逢年过节慰问清洁工。一次次放弃休息时间,用一把把小小的修脚刀,一条条洁白的毛巾,一刀刀的精心修治,一颗颗真诚的爱心换来老人们的开心微笑,用炙热的爱心温暖社会!(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张京京,女,1986年9月出生,吉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2012年,张京京用自己的兼职收入创办“龙的传人”公益奖学金并为学生们制定系统的激励计划,设立“品德奖学金”、“劳动奖学金”、“进步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多元化奖项,帮助农村中小学优秀的贫困学子,开展系统的德育成长小组活动,让学生们正确看待贫困,学会感恩;为贫困学生募捐上万件爱心衣物,多次举办暖冬行动,为学生送去过冬棉衣;并且为边远乡村小学捐建“爱心图书室”,目前已累计资助学生287人次,为3000余人次学生开办德育成长小组,为身边的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013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4年被评为“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目前张京京同志担任西安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小葵花”品牌活动推广大使,致力于用科学的助人方法帮助更多贫困生。(省高教工委推荐)
李智华,女,1984年11月出生,内蒙古人,现为陕西益品至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励志讲师。她从小因火灾失去双臂,用“双脚”同命运顽强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吃饭、写字、穿针引线、弹琴、书法绘画、操作电脑等;用一双脚给母亲煎药喂药;她省吃俭用把自己的生活费捐给贫困同学,并为农民工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教他们作画;她无私忘我,热爱集体,处处热心为同学们服务;她用“双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她积极要求进步,一入学,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她已经中科院心理研究的硕士研究生。1997年,李智华被评为通辽市“自强模范”,“全国十佳少先队员”;2004年12月她参加中国青年书法比赛,获陕西省青年A组一等奖;2004年12月18日,中国残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广大青少年向李智华同学学习。李智华老师还先后应邀赴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福建、广西、山西、河南、广东、内蒙古、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市地区为200多所学校,为百万青少年做励志演讲,受到了当地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团省委推荐)
见义勇为类(2人)
崔义胜,男,196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安康市人,现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国税局干部。他是一名普通公职人员,却有着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他性格腼腆,却在别人危难之际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他为人低调,2006,2009,2012,2014,他四次从汉江救起四条鲜活的生命,看到其安然无恙或亲人到场后便悄然离去,从不留名。他常说:“咱水性好,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那是我最大的快乐!”崔义胜用他的实际行动为众人树立见义勇为的典范,无愧于安康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称号。(安康市文明办推荐)
姚发宏,男,1970年9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凤街社区主任。2012年夏,正在田边休息的姚发宏,忽然听到有人喊:“救人啊,娃呛水了”,他扔下锄头,急奔50米,看到水中有娃娃在挣扎,顾不得脱衣,一头扎进水坝里,托起落水娃娃,奋力地游向岸边。2013年冬,他正在上班的路上,见前方围簇了一群人,原来是一个老头背着行李滑倒在路上,他挤上前去,探了下老人的鼻孔,还有呼吸,他一边拨打120,一边让边上认识的人就近找床板,几个人将老人抬上床板,送往镇卫生院进行紧急救治直到老人脱离生命危险后。 2014年清明节,他在凤凰古镇街道上采买,发现前方围着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外地买家想退根雕工艺品,卖家以有损伤为由不退货,双方已经开始拉扯、推搡。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他上前欲制止,却被混乱中的拳头击中,衣服也被扯裂,他忍者疼痛最终将双方拉开,然后他公正客观的向买卖双方分析情况,说服双方各退一步,及时的化解了矛盾冲突,保护了外地游客与本地商家各自的权益,维护了古镇旅游品牌形象。(商洛市文明办推荐)
诚实守信类(2人)
王篪,男,1961年11月出生,陕西省咸阳市人,咸阳百姓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百姓乐大药房第一家门店凤凰店开业时,就高举平价大旗,一开门就降价50%,给患者让利达400多万元。每年夏天,王篪都会带着自己的员工为夏暑忙做的农民、交警、环卫工人等送上关爱。王篪还与市总工会联系,为全市困难职工办理了购药优惠卡,让利达8%,至今已有11.4万多人次享受到了优惠,优惠金额达615万元。先后为贫困山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捐款二十余万元。为了群众用药安全,王篪守法经营,严格把好药品安全关,杜绝一切假冒伪劣药品上架销售。十年来,百姓乐已连续销毁过期失效药品8000多种,价值300万元。他诚实守信的品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11月,被授予首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诚信)荣誉称号;2010年1月,又被授予“陕西省诚实守信模范”的荣誉称号;2014年元月被评为“秦都区2013年十大公民道德模范人物——-诚实守信模范。(咸阳市文明办推荐)
赵秀梅,女,1943年9月出生,陕西省铜川市居民。赵秀梅从小患严重小儿麻痹症,走路需靠拐杖支持,1985年起与同样患小儿麻痹症的老伴经营“拥军鞋店”至今。她在经营中严把商品质量关,坚持簿利多销,顾客走上几家店,同样的商品对比一番,还是拥军鞋店价格低一次,一批廉价鞋有断底现象,退还了顾客全部鞋款,后将这批鞋全部倒进了垃圾台,损失了几百元。始终为顾客着想,对卖出的鞋定期包换包修。有的部队官兵或顾客个头大,在托运货中订不来相应的鞋号,她和老伴就抽时间下西安特意帮助寻找。由于信誉度好,不仅附近顾客喜欢到她的店中买鞋,周围黄浦、铜川市区的部分顾客也慕名前来买鞋,赵秀梅总是热情接待,每次卖完鞋后,都会退给人家几元钱做车费。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着孙子来店中买了双质量不错的旅游鞋,两人走后,一个邻居告诉赵秀梅,那位老人是山里来的一位农民,家中条件很差,赵秀梅立马起身追出店外,给老人退了十元钱。又有一次,一位老年妇女来买了双很便宜的布鞋,赵秀梅得知老人儿子是聋哑人,儿媳也离家出走,老人与孙女生活在一起,无经济来源后,退给老人6元钱,她说:“我赔几元钱也要照顾这些贫困的人”。她曾被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商会评为“五好个人会员”、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个体工商户”。(铜川市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类(4人)
穆水桃,女,1957年6月出生,陕西省宝鸡市人,宝鸡市园林环卫局金台环卫处东风路清扫队职工,烟厂路清扫组组长。她从事环卫工作22年,是全市临聘环卫工人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丈夫内退后,她积极动员丈夫也当了一名环卫工人。2011年,她清扫马路时摔倒,造成左臂粉碎性骨折,两次手术,手术后只休息了一个月就上班了,现在依然坚守在环卫一线。她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市政府评为“十佳清扫保洁员”,并连续5年保持该荣誉称号。2013年2月26日,穆水桃被国家住建部授予“全国优秀环卫工人”荣誉称号,这是全市4000多名环卫工人的光荣和骄傲,更是“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实践者。2014年3月,她还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4年10月,穆水桃被市文明委授予“最美宝鸡人”和“宝鸡好人”荣誉称号。(宝鸡市文明办推荐)
王斌,男,1972年2月出生,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人,现为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坪桥镇卫生院院长他从医二十载,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一腔热情。2003年,“非典”肆虐,王斌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吃住在医院,危急时刻,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一次,一名身患重病的外地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病情比较复杂,经多次转诊、转院都未能确诊,大量的检查费用为病人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王斌得知情况后,通过详细的与患者极其家属沟通病史,翻阅书本、上网查找资料,最终确定了病因,即为患者及家属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用,又避免了重复检查。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他将全部的身心铺在岗位上,一门心思干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王斌个人先后荣获2011年度被评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2013-2014年度“全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病人先后送锦旗36次。(延安市文明办推荐)
贾毅,男,1982年8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为商洛市交通设计院院长。2003年,他被派往河南省负责宝天曼旅游公路的设计工作。他和同事冒着大雪翻山越岭几十公里进行实地勘察,反复论证,认真设计验算,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设计方案,这条公路后来成为了这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由于是在冰天雪地里勘察设计,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他得了胃病,脚上也生了冻疮,致使后来常常都会发作,但他从不言悔。2005年7月,设计院承担了商界高速公路山阳段的测量放线任务,时间短、任务紧,贾毅和技术骨干、测量人员一起,背上测量仪器和行囊赶赴外业工地,不顾河水暴涨,三个人一组下到河里,蹚水测量,贾毅顶着感冒始终冲在一线,连续在水中泡了十多个小时,在短时间里完成了近十公里的高难度放线任务,受到了业主方和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2006年,贾毅担任山阳县银花至赵川公路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他长期吃住在工地,将怀孕妻子一人留在家里。2007年,贾毅负责商南县过风楼桥、丹凤县丹江桥、镇安县冷水河桥三座旧桥加固,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一年里,他回家的时间不足一个月。2010年5月因组织需要,贾毅被调至商洛市交通技术质量管理站工作。2013年8月,组织又再次将他调回商洛市交通设计院,贾毅想也不想就服从组织安排,放弃了公务员这一铁饭碗,毅然又投身到了他所钟爱的交通设计事业。(省交通厅推荐)
渭南移动分公司网络部华阴维护中心,有员工8人,负责华阴境内的基站维护、本地网光缆、一干光缆、一干备用光缆维护。华山北峰索道开通后,游人如织,但此处一直是信号盲区,给华山管理带来不便。2000年8月底,渭南分公司计划在华山北峰索道下站新建移动通信基站,并要求在国庆节前开通。基站建设所用的沙子、钢筋、水泥等材料,重达十几吨,这些材料需要从山外运到索道停车场,然后每人背着上500米台阶,再穿过一条小河,才能到达施工现场。维护班的8名同志吃住在工地上,夜以继日,不喊苦,不叫累,终于在9月28日提前开通了华山索道基站。在华山上施工,光缆工队的小伙们抬着400公斤光缆,一步一个台阶向上走。有的地方,光缆需要固定在陡峭的石壁上,工人系上安全带,用绳子拴着腰做施工,非常危险。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智取华山路,都有华阴维护班走过的脚印。在随后的调研论证中,为找到合适的地点,维护班的同志们多次登上华山,勘察地形,在山里农民的带领下,爬上一座座山头,华管局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你们把华山都跑遍了,比我们还了解地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将换来回报。2007年至2013年,华阴维护班连续7年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而这其中凝聚着多少班组同志的奋斗与汗水,承载着公司领导多少信任和期望。维护班的小伙子们将珍惜荣誉,团结协作,继续努力,为公司基站维护工作再作贡献!(省移动公司推荐)
孝老爱亲类(4人)
童丽娜,女,1989年8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西铁小区居民。童丽娜和长她7岁的哥哥童辉都是父母先后收养的孩子,哥哥因从小患先天性癫痫,而被生身父母抛弃,她则在刚出生几个月时,就被养父收养。养父去世后,她打工赚钱,洗衣做饭,抚养儿子,照顾哥哥。24岁的童丽娜每天都扮演着两个“母亲”的角色——既要照顾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又要“抚养”比她大7岁患有先天性癫痫的“哥哥”,她以乐观开朗的青春朝气将生活中所有的不幸与艰辛都幻化成为了一朵朵最美丽的生命之花。2012年被未央区大明宫街办评为“最美女孩”。(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艾克英,女,生于1954年10月,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人,退休前系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农税局干部。婆婆患病时,她亲自护理,做可口的饭菜,为婆婆擦洗身子,接屎送尿,聊天解闷。同室病友羡慕地对婆婆说:“你有这么孝顺的女儿,真有福啊!”。婆婆去世后,她对老公公更是孝顺有加,上班时,请退休老同志到家里陪老人家聊天、打麻将,节假日和爱人辞掉应酬在家陪公公。为了让公公走出孤独,她给公公安排相亲,并请来关系要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极力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老人终于答应了。1997年,艾克英亲自把新婆婆迎回了家。继母高兴地到处夸耀:“克英真是好媳妇,如同己出”。儿媳妇给公公当“红娘”在子洲县城传为佳话。(榆林市文明办推荐)
王长翠,女,1973年6月出生,陕西省安康市铁佛寺镇龙兴村五组村民。她和“狂犬人”长嫂余召莲亲如姐妹,被铁佛寺镇群众广为称道。余召莲1984年患精神病,2001年丈夫去世,2003年两个儿子都外出务工,她无人照看,王长翠不顾家人反对,将长嫂接到家中居住生活,为她治病,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心疼她,每次上街或走亲戚回家必带好吃的给她,为她洗脸梳头、端饭送水。余召莲病情起伏,经常乱打乱骂,有时还拿着菜刀要砍人,每次都是王长翠只身前去哄她、劝她、陪她。近几年,在外镇当上门女婿的两个儿子家庭条件好些了,多次回村接母亲余召莲,可每次她都拉着王发翠的衣襟不松手,不肯和儿子走,后来见儿子回来,她就躲着儿子不见。在她的照料下,余召莲如今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干净安静。(安康市文明办推荐)
陆敏,女,1978年11月出生,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人,汉中移动勉县分公司员工。2012年陆敏的丈夫在工作中不幸意外摔伤,被医生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昏迷了十多天的丈夫终于苏醒了,但是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偏瘫。为了能恢复得更快,她毅然带丈夫去西安交通大学医院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她就在医院处处留心“偷师学艺”,学习医生的肢体手法按摩疗法。回家后,她每天4点钟起床做饭、为丈夫洗脸、刷牙、按摩、擦拭身体、喂食,下班后又要辅导孩子作业,定时给丈夫做手法肢体按摩、康复锻练,每次按摩完后,都会累的腰酸背疼,但只要看到丈夫一点一点的进步,她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就这样一守就是近一年多时间,两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悉心照顾,丈夫的体重没有下降,病情没有恶化,神智更加清醒,没有褥疮,没有浮肿,没有抑郁,并可以下床简单活动,这又何尝不是奇迹?此外,为了便于照顾家中的老人,现在她还将70多岁体弱多病的婆婆从乡下老家接回家中,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丈夫的责任。她常说“亲情是最平常的,却也是最可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省移动公司推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