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安市发展改革工作将呈现诸多亮点
昨日,2015年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全市发改系统今年将通过抓好内需、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等一系列举措,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
培养新能源养老等新消费热点
今年我市将加快市级50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投资1820亿元以上。打造一流投资承载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分别达到40亿美元和1680亿元。同时,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惠民、新能源汽车等示范城市建设,培养医疗、养老、文化、新能源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
争取开通8条国际客货运航线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西安领事馆区、中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60个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园前期工作,做好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后续推进。我市还将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级合作平台。增强“长安号”营运能力,规划建设新筑综合性货场,提升“西安港”综合服务能力。年内争取开通西安至阿拉木图等8条国际客运、货运航线。
推动城镇化建设 打造渭北新城
全市发改系统今年将更加重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加快出台西安新型城镇化发展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实施主城区“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继续抓好各级各类重点镇建设,推动高陵、阎良两个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规划建设渭北新城,打造西安产业结构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不仅如此,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将加强产业支撑,以提高农业组织化、市场化、品质化水平为重点,全力打造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一区三带七板块”发展新格局,并且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区县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
把十三五规划打造成中长期规划的“升级版”
全市发改系统今年将结合新常态的特征,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特别是研究西安发展的空间布局,构建大西安的山水格局、城市空间、产业布局、区域功能、交通架构、城市文化、生态廊道等,把“十三五”规划打造成为中长期规划的“升级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