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2015年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出炉 西安三人上榜

2015-03-11 13:12  陕西文明网  字号:T|T

3月11日,陕西省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出炉,13位身边好人带着他们的感人事迹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在2月的榜单中,有患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并组成了陕西省第一个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志愿者组织的何沛,有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为地震灾区慷慨解囊的卜凡,有勇救落水小孩的施文龙,有“做食品要诚实,干企业要守信”的张五政,有用稚嫩而柔弱的肩头扛起了一个家的重担的张妮……

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也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事,但就是这样的普通人,这样的平凡事,在演绎着人间的真情,在渗透着三秦儿女的大爱情怀!在春风和煦的季节,这些陕西好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们新的征程……

2月“陕西好人榜”评选结果

助人为乐类:何沛、蔡瑞杰、卜凡、黄德培

见义勇为类:张磊、施文龙

诚实守信类:张五政

敬业奉献类:成创生、杨连军、杨月芳、王庭虎

孝老爱亲类:朱丰军、张妮

2月份上榜“陕西好人”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类(4人)

何沛,女,1984年2月出生,西安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安雁塔区何沛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她除面部和正常人一样外,身高只有1.1米,身患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这种罕见疾病。由于这种疾病,她双腿骨折八次,丧失了行走能力。但何沛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创立了西安雁塔区何沛工作室,采取电话咨询的方式,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帮助,使许多人树立了信心,鼓起了生活的勇气。2008年,何沛带领多名残疾人朋友,联合多所高校志愿者,组成了陕西省第一个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志愿者组织残障志愿联盟。自组织成立以来,他们先后为武功残障学校、周至聋哑学校,以及心心、荆棘鸟等智障阳光家园建立图书室、添置电脑、书柜等等。除此之外,何沛多次组织联盟的志愿者举办义卖活动为残疾儿童募集学费。(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蔡瑞杰,男,1979年6月出生,陕西岐山县人,中共党员,现为宝鸡供电局职工;2013年9月发起创办了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宝鸡公益团队”,2013年被宝鸡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团市委评选为“宝鸡市优秀志愿者”。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从那以后,宝鸡新星流浪儿童中心、农村困难群众家、空巢老人之家、儿童福利院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义务植树、关爱弱势群体,他积极参与。2013年9月,蔡瑞杰整合公益资源成立了宝鸡公益团队群,并有了自己的公益旗帜、章程等,宝鸡公益团队旗帜在大家心中就是公益的代表、是爱的代表、是正能量的代表……目前,“宝鸡公益团队”成员400多人,积极与养老院,福利院,社区孤寡老人等结对帮扶,广泛宣传敬老爱老,让更多的人共同关注老年人生活,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更好的为公益事业努力,共同传递社会正能量。(宝鸡市文明办推荐)

卜凡,男,1972年1月出生,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北极礼村人。咸阳市秦都区民建会员、咸阳市卜凡鸿渐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省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制作技艺”传承人。 他从2012年底开始,为五名环卫工人每天提供免费午餐。2013年3月起,无偿给环卫工发放价值2.4万元的爱心餐券2000张,2014年3月份,又为环卫工人捐赠了价值2.6万元的2000份爱心餐券。今年9月份,他在西安建国门里又开了一家分店,同样为当地5名环卫工人免费提供午餐,并为街道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餐2000张。在餐厅吸纳10几位残疾人,先后有40余名的下岗职工在此再就业,现在还有四位50多岁的下岗职工在此工作。无私捐助两名白血病患儿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发动店里的员工慷慨解囊,捐款赈灾。同时他还关爱空巢老人,在店里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送祝福,送长寿面。(咸阳市文明办推荐)

黄德培,男,1967年8月出生,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大道河镇魏湾村村民。他致富不忘乡亲,近二十年间,他带领乡邻外出务工1400余人次,近年来每年在当地信用社存款额达到400多万元。绝大多数都已修了新房,有了存款,有的还买了小轿车。魏湾村公路硬化,他先后出资共5万元。7.18修复公路,他一次性捐助8万元。2013年公路加宽他再次捐款近2万元。该村修建村支部活动室,他捐款3万元。隔壁的向阳村修建村支部活动室,他都出资1万多以解燃眉之急。2010年,他再次慷慨解囊,一次性捐助月池小学10万元,用以建立计算机教室。2014为县城环保捐款2万元用于购买环保垃圾袋,……,十几年间他的捐款累计达36万余元。7.18灾后,为支持受灾户建房,他给本村及周围村镇30余户共借出76万余元,三年无息。如今身为矿长的他,生活依然简朴,连私家车都没有配备,外出办事均是骑摩托车。平时热心助人,邻里有个纠纷他放下自己的事去调解,村里的困难群众他每年回来都去看望。他的义举体现了致富不忘桑梓、不忘家乡的拳拳赤子情怀,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安康市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类(2人)

张磊,男,汉族,1994年4月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呼图壁县人,西安外事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2014年12月2日晚上12点左右,张磊骑车归校,快到水司十字时,他突然听见护城河那边传来一阵呼救声,便赶紧把车停在路边,翻栏杆进入环城公园。看到有三人落水,其中一人正在努力爬上岸,另外两人仍旧在水里挣扎。张磊立即报警,并将靠近岸边的一位溺水者顺利拖上岸。由于张磊不会游泳,便将自己的围巾抛入河中,让另外两位落水者拽住,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另两位溺水者拉拽到了岸边,并与一位路过的老大爷一起把其中一位拉了上来,另一名青年由于体重较重且已经休克,救援陷入困境。此时,消防队员赶到了环城西苑门口,张磊给老大爷交待了一下便急忙跑去接,一分钟后车还没来,他放心不下,又急忙跑回去查看情况。可惜的是,那名青年已经坚持不住顺着斜坡滑了下去,微弱的路灯和手机手电筒已经找不到他的踪迹。张磊便再度跨入冰冷的河水,找寻无果。在配合警察调查后,凌晨四点多,他才离开。(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施文龙,男,1982年8月出生,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人,延长石油集团管输公司第六分公司巡线队巡线员。2014年9月1日,施文龙在巡线返回途中,遇到有个小孩掉到深水里了,水池很大,水深足有三米多深,两岁多的小孩生命垂危。不会水的施文龙忽通一声跳进水里,连手机都忘了往出拿,跌跌撞撞的往小孩跟前迈进。由于淤泥深,漫过脖子的水直往口里灌,几次要把他摔倒。立秋的水又凉又臭,感觉不远的距离怎么会那么漫长,好不容易把孩子抓到手里,高兴、激动、顾不得多想,使劲举高,费尽全力向岸边移动。终于,岸边的村民接住了孩子,孩子得救了。(省国资委推荐)

诚实守信类(1人)

张五政,男,1970年12月出生,西安市长安区人,西安长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是以加工挂面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他的生产经营理念是自己做出来的面自己首先要能吃,做食品要诚实,干企业要守信,市场最能检验品质,人品决定企业成败。在生产销售中严把质量关,从源头抓起,一直使用“五得利”等优质面粉;在生产流程上,从和面、压延、烘干、切面到包装、入库、销售、信息反馈、层层把关,环环相扣,责任到人,保证消费者吃到放心挂面。2009年7月公司送到内蒙古的110吨、,价值40余万元的挂面因销售商存放不当出现质量下滑,得知对方准备降价处理时,被他及时阻止,派人拉回当饲料处理,这件事在当地传为佳话。2014年5月因突然停电,准备销往宁陕的两吨多挂面酸度超标,他要求把这批货当饲料处理,重新生产合格产品送给客户。(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类(4人)

成创生,男,1957年8月出生,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合阳县第三小学保育负责人。自1997年9月至2007年8月,他无怨无悔,扎根深山三十一年。为了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他无偿地拿出自己的积蓄,把一个破烂不堪的山校整修一新;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利用课余节假,带领学生上山挖药,勤工俭学;为了搞好教育教学,他采用“快乐教学”,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100%。2004年,因撤点并校,距潘家山学校7.5公里的七郎沟有两名学生因路途远而辍学。成创生毅然决定用车接车送的举措,动员辍学生返校。三十七年来,他献身山区教育获得各类荣誉证书100多件,为党的山区教育做出极大的贡献。(渭南市文明办推荐)

杨连军,男,1963年4月出生,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人,现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邮政局投递员。他代寄代兑代售,被称为“流动邮局”。他反复走访核对,一封封“死信”准确送达。妻子2次住院手术,他都奔走在邮路上。他工作10年,行程13万多公里,投递报刊38.8万余份,信件包裹20万件,无一差错和投诉;他征订私费报刊从不足万元增长到18.6万元,党报党刊收订年年排第一。他每月报刊和各类邮件都在5万份以上,每天近两千份,占全局投递约35%以上。他近几年各类捐款5000余元,捐赠爱心包裹25个,帮助困难学生5人,群众把他看作贴心人!他被省、市、县授予“明星投递员”、“先进生产者”、“文明员工”、“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安康市文明办推荐)

杨月芳,女,1956年5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镇人,退休前系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镇农技站干部。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技干部,35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大棚蔬菜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为指导群众发展大棚蔬菜,不论白天黑夜,她随叫随到。她曾骑坏了6辆自行车,并因夜间骑车摔伤,使眼睛落下终身残疾。她所指导的尖角村大棚蔬菜从无到有,目前是全县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年产值1000余万元。她先后被为商洛市十佳基层农技干部、商洛市创业型先进个人、全省农业先锋人物、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商洛市文明办推荐)

王庭虎,男,1969年12月出生,陕西省安康市人,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工区工长。“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是他不变的诺言,为了这个诺言,而不懈努力和奋斗着。坚持不懈的为自己“充电”,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线路设备维修养护经验。很快,便熟练掌握了线路专业现场作业的全部工作,并对工区管内的每一米线路设备状况做到了了如指掌。也就是在他默默奉献的同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王庭虎在工作中舍“小家”,顾“大家”,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工区的党员职工扎实工作,养护出了一流的线路设备,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赢得了职工的尊重和赞扬。(西安铁路局推荐)

孝老爱亲类(2人)

朱丰军,男,1958年1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庾岭镇太白村村民。朱丰军幼时父母离世,他便跟爷爷奶奶及一直未成家的大伯和叔叔生活在一起。在朱丰军和妻子的悉心服侍下,爷爷奶奶都活到了90岁以上。爷爷奶奶离世后,他像对待自己亲生父亲一样,悉心照顾自己的大伯和叔叔,从来也没有不耐烦过。2010年元月,朱丰军的妻子得了脑溢血后,不能说话,也站不起来了,家里欠了8万块钱外债。在这最困难的时期,78岁的叔叔又得了口腔瘤。朱丰军脱不开身,只好叫回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向银行贷了2万元,给叔叔治好了病。30年来赡养老人的老伴倒下了,伺候大伯和叔叔的责任就都落到了朱丰军一个人肩上。现在,就像妻子30年来坚持做的一样,朱丰军每天从早上开始,也坚持着这样的“孝心方程式”:帮大伯、叔叔、妻子穿戴齐整后,再帮他们刷牙、梳头、洗脸,忙完这些后,再做早饭端给老人、喂给妻子,然后,再到地里干农活。(商洛市文明办推荐)

张妮,女,1994年2月出生,预备党员,陕西省洛南县永丰镇杨村人,在校大学生。他9岁时失去了父母双亲,与奶奶相依为命。后来,奶奶又身患癫痫、半身不遂,瘫痪卧床。她一边上学,一边还要挑水、洗衣、做饭,细心照顾奶奶,用稚嫩而柔弱的肩头扛起了一个家的重担。命运给了小女孩以磨难,也给了她挑战命运的坚强毅力。她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又考上了大学。先后被评为商洛市、洛南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被推荐为央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商洛市文明办推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姚美珍:奉献之事不在大 而在微小和持久

    2015-03-10 12:29阅读

    西安专升本网上报名16日开始

    2015-03-10 11:54阅读

    大型歌剧《张骞》为英雄高歌 讲诉开拓进取的秦人精神

    2015-03-09 10:59阅读

    西安灵活就业大学生可享社保补贴 月底前需申请

    2015-03-07 11:08阅读

    长安区教育局六项措施确保春季开学平稳顺利

    2015-03-06 16: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