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有一群文化人写下村史留住民俗 挽救即将消失的村庄(2)

2015-07-20 11:15  陕西传媒网  字号:T|T

村子看似不起眼,但随便哪个村都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写呢?拜荣强和马喜云制定了一个体例和计划。他打算先从村庄的由来、村民姓氏的溯源、历史沿革、文物遗存、经济发展、村里名人、村中人口、家宅留影等几个部分写起。

光是这共同村的来历,原来都大有讲究。马喜云查阅清朝的老县志,得知村子原名叫王通寨,在文革中,因为要“破四旧、立四新”,村委会于是从毛主席语录中取出“共同”两字作为村名。

细心的马喜云先后搜集了村里的三皇庙、老爷庙等古建筑的变迁历史,以及村里现在遗存的壁画、石雕等文物。他们还从村里老会计刘振贤的手上找到了不少村集体的账本,这些账本详细记载了村里历年来的变化。

时间一天天过去,马喜云他们的工作也一点点显出成效。一个清晰的村史脉络被理了出来,在这份《共同村大纪事》中,详细记载了共同村几十年来的变化:

1954年:村里互组组、合作社;1955年:扩社,组建高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8年:进入文革,村里安置上山下乡知青;1975年:村塑料厂产品打入广交会,出口国外;1980年,实现包产到户;1999年:外部公司租用村南部土地;2009年:共同村小学被撤并;2010年:创安通讯产业园在共同村落户动工;2012年:村土地评估开始,启动“村史影像”编撰……挽救性编写,让村庄变成村史影像

长安区五星街道距离西安市二十多公里,如今已成为西安的近郊。马喜云说,附近有不少村子因为工业园区用地被拆迁后,村民失散,原来每年要搞“三月三”的庙会都搞不起来,只能建了个QQ群,来延续往日的乡情。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过去的人望乡、乡愁还有一个载体,如今连村子都没有了,如何向子孙后代介绍曾经的家园呢?漂泊去四方的人们,岂不成了无根的浮萍?

如此一来,修撰村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显现了出来。如今的数码影像技术发达,马喜云等几位编委会成员经过商议,决定以大量的图片形式来展现共同村的历史。他和村会计李西平,几个人跑遍了村中的几百户人家,家家户户全部访问到,搜集老照片、老故事。固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陆续搜集来了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文革时候的照片,以及村里搞社火竹马、婚丧嫁娶的风俗照片。有时候为了核对一张照片的具体年代,就要走访很多人,反复核对。

马喜云走村串巷,走访家里有老物件的农户,外的惊喜就在这细致的察访间出现了!有一次,他去找一个心灵手巧的媳妇,拍她剪的“鞋样子”、绣的花,这样的手工劳动几乎快从农村绝迹了。就在他拍摄的过程中,发现这家的墙角有几卷发黄的书。打开一看,居然是村里张姓人家的家谱,还有几份解放前的地契、清朝的农历书!这些发现让马喜云欣喜若狂,有了这些实物证据,就能更好地阐述,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

村史写作,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的配合。村干部刚开完动员会,村里就有人说闲话,说“出什么书,怕是有人是和村干部合伙弄钱呢!”马喜云听见后,也不解释也不生气,他觉得自己既然接受了村里的委托,就得把这本书编好。毕竟,对于整天“修理地球”的村里汉来说,出书和被书籍记载,都属于比到月球还遥远的事。

村民张红中家里有一副过去耕地用的三脚耧,在二十多年前,人们到了秋天耕种麦子,就会给耕牛套上辕,拉起三脚耧把麦子种到地里。如今播种机械化之后,三脚耧就没了用武之地。很多人家把它劈柴烧火,一焚了之。马喜云找了张红中三次都没见到,第一次他家人出去赶集了,第二次是去走亲戚了,又一次是他进城打工去了。爽约三次之后,马喜云在他家等到天黑,终于等来了这家人。问清楚他是来拍三脚耧的,张红中哭笑不得:不行就把这物件送给你嘛!还劳烦你跑来这么多遍!马喜云知识分子出身,擅长讲道理。他一本正经地讲:“这耧和耙,都是先人留下来的好东西。你以为你使用着不方便,这过去的工匠费了大力气才造成。以后农业都机械化了,村里没有了农具,娃娃们长大了,哪里还知道以前的农业、农村呢?哪里还知道‘汗滴禾下土呢’?”

马喜云教过张红中,也教过张红中的儿子。一看老师真生了气,张红中慌忙赔罪:“马老师别生气!我们粗人看不了你那么远,不过,你咋说我咋配合!”马喜云给他家的犁、耙、耧都拍了照。看自己的老师如此认真,张红中深受感动,从此自愿做了老师的助手。

让马喜云非常惋惜的是,很多老人掌握了大量的民间掌故、口述历史,他们衰老的速度,远远比那些老房子更快。2013年7月,马喜云了解到邻村有个90多岁的老婆婆,她对附近村庄的演变历史最清楚,对于60年代乃至更早的人口迁徙、饥荒岁月都熟知详情。马喜云骑了辆自行车,来到村里来找她。不巧的是,老婆婆恰好生病了,正在家里挂吊瓶。她细长而消瘦的脖子一阵一阵抽搐,说话都很艰难。马喜云有点不忍心,就给老婆婆拍了几张像,越好过两天再来采访。

两天后,马喜云再来找老人。却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老婆婆已经去世了!老人的孙子告诉他,在马喜云走的第二天,老人就去世了。这经历了一世沧桑、一肚子乡村故事的老人,就这样匆匆走了。她的离去,给马喜云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也促使着他,得更加努力更加迅速地搜集资料。

在编撰《共同村史》中,别具匠心的创意是,给村中的每家每户都放上一张照片,一般来说,家里有几口人就会在家门口照个合影,这也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几百户人家,这个拍照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如今村子被拆迁,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到西安打工,想给他们照个合影照、全家福就变得很困难。有时候,马喜云跑了好几趟,都拍不到一个家庭的全家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属国企上半年营收387亿元 顺利实现“双过半”

2015-07-20 10:02阅读

西安中小学生校服新国标实施 下学期开始逐步进行推广

2015-07-18 11:04阅读

长安桑大妈40年来编顺口溜赞生活新风

2015-07-18 11:52阅读

西安外事学院首次试水 探路去除“家族化”

2015-07-16 10:30阅读

西安铁路职院近期举办两项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5-07-15 10:02阅读

西安汉服爱好者未央宫遗址感受文化魅力

2015-07-13 16:11阅读

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赴成都考察经济发展工作

2015-07-13 00: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