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体系解决停车难问题 力争3年内停车位供给将超100万个(2)
怎么建设
三年内新建、改造公共停车场(库)数量达到200个
三年内新建、改造公共停车场(库)数量达到200个,公共停车位总数达5万个以上。开展P+R停车场(库)专项建设,根据地铁1、2号线运行情况,3、4号线建设进展及1号线二期、临潼线、5、6号线推进程度,规划建设P+R停车位总数达1万个以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停车场(库)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合理增设路内临时占道停车位,及时完善标志标线,编制辖区路内机动车临时停车站点设置规划,全市路内临时停车位总数达5万个以上。
挖掘小区停车资源增加停车供给
优化特定区停车位布局,将路内临时占道停车位中特定区停车位设置范围由一环扩大至主城区,在繁华商业区、旅游热点区、商务办公区等区域优先设置,特定区停车位总数达5000个以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区为主,排查居住区各类停车位设置情况,加强物业监管,规范小区车辆停放,严禁占用消防通道、挤占出入口等停车行为,引导占道停放车辆向小区内部停放转移,在满足人车通行及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挖掘停车资源,增加停车供给。
利用待建土地等场所设置临时停车场
出台利用闲置资源设置临时停车场实施意见,以区为主,利用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等场所,设置临时停车场,每年滚动设置停车位4万个以上,倡导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停车资源对外开放、错时停放达500处以上,停车位5万个以上。
对停车场进行互联网改造,安装空余车位信息采集设备,实时掌握停车场停车位空余信息,通过诱导系统及手机APP等形式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车主合理选择,先期以曲江新区为试点,取得成果后全市推广。加快停车诱导设施建设,达到主城区商圈全覆盖,通过采集停车场空余泊位信息,科学制定停车诱导方案,实施三级连续诱导,探索多平台的停车诱导信息发布方式,方便市民出行。
规范管理
取缔人行道违规地桩地锁
坚决制止并打击黑收费现象,严禁各类扰乱停车收费秩序行为,清理人行道上的经营性停车场,将临街建筑立面和临街其它设施至人行道沿的停车位纳入统一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及个人占用人行道空间设置经营性停车场。
取缔人行道上各类违规设置的道闸、棚亭、地桩、地锁等设施,净化人行道空间,加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执法部门周边停车秩序管理。
定期开展停车收费价格整治行动
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加大停车服务收费市场调价机制监管力度,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停车服务企业)收费管理,定期在市区开展停车收费价格整治行动,规范各类停车收费行为。提高停车收费电子刷卡比例,加强停车收费人员管理。
在开发区设立区级停车收费服务中心,试行占道车位施划、设置、收费、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责权的一致性,2015年曲江新区先行试点,成功后逐步在全市推广。(记者张艳芳 )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