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个“海绵城市”项目将于5月底投入使用(2)
更多雨水将被就地吸收利用
从效果看,这座调蓄池直接解决了雨水被浪费的问题。调蓄池正式投用后,仅池体本身和植草护坡每年可减少市政雨水排放约29100立方米,这意味着近3万吨干净的雨水可以被城市直接吸收,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被排出城外。
这一座调蓄池每年就能补给地下水约8000立方米。按照每户家庭每月使用8~10吨自来水计算,这一补给量可以满足800到10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需求。
市市政公用局科技处处长南毅说:“未来西安市政建设的方向,就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作用,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西安地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标准图集(市政类)》的标准,加紧编制西安市“海绵城市”规划专项规划,为我市“海绵城市”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依据。今年将有多处市政工程出现“海绵城市”的元素,更多的雨水将被就地吸收利用。
“今后新建的市政工程中,我们将适当降低道路硬化面积,预留雨水渗透空间,改变路面雨水收集方式,结合景观绿化,吸纳道路雨水用于城市建设。”南毅说。(记者 魏鑫)
名词解释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