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每年约2000多万吨旧衣物被扔掉 再利用遇难题
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过去对衣服的态度。可今天,经济发展了,大家也都富裕了,不穿的旧衣服又该怎么处理呢?扔掉?送人?还是怎么办?最近,记者就这一问题在西安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在西安不同地方,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的人群,他们对待旧衣服的态度也显然不一样。
西安市民:“我们就是改一改啥的,继续用呗,反正也不舍得扔。”
西安市民:“给老家那边农村的孩子,或者是给亲戚。”
西安市民:“拿回去给家里人干(农)活的时候穿一下。”
西安市民:“有的衣服买来,穿上不好看也有,但是懒得退,然后就会一直放在那里。”
西安市民:“衣服挺多的,不知道该咋办?”
记者:“多到什么程度?”
西安市民:“就是根本塞不下,就没办法收拾了,送人,要么当抹布,要么就扔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自己不想再穿了,可很多人觉得好好的衣服扔掉未免太可惜。可他们遇到的难题要么是没人可送,要么就是不知送到哪里。受全国其他一些城市的影响,一些个人和团体开始陆续在西安设立了“爱心衣橱”和“爱心墙”。
西安某会计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杨蕾:“捐的人多了,我们也会担心衣服有堆积,对人家过来捐赠衣服的要求就是必须要清洗干净的才能拿过来,如果那拿过来之后上面有比较脏的,我们就直接把它筛选掉了。”
但这种“爱心衣橱”和“爱心墙”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基本上只针对在城市里的极少数需要群体。这和多数老百姓内心所认为的应该捐给边远地区的需要人群不同。
4月20号,记者在西安南郊朱雀路上找到了一家名叫陈绪水志愿者服务队的民间组织。他们的负责人王晓瑾正在给已经打包装好的旧衣服袋子上写收件人地址。王晓瑾告诉记者,他们从2011年开始,就把大家捐来的旧衣物通过物流和邮寄的方式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其中多数送往了四川和西藏等地。同时,他们也会为省内和西安本地的需要群体提供帮助。
陈绪水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王晓瑾:“我们现在的难度,一个是我们的捐献点太少了,很多来领衣物的老百姓到这很不方便,没办法来,社会宣传得不够,再一个我们志愿者的人数太少了。”
记者:“最多一次能寄出去多少包?”
陈绪水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王晓瑾:“二十包左右,就是几个地方同时发运。”
王晓瑾说,他们收到的旧衣物多数都送给了有需要的人,只有少数不能送出的转到相关的回收利用企业进行再加工。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的物流花费都是靠志愿者自己出钱。由于没有专门经费,他们只能要求捐赠者最好将旧衣服洗干净后再送过来,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办法自己再做消毒和清洗处理。
在爱心组织和个人之外记者发现,一些企业也加入到回收旧衣物的队伍中。在西安小寨,某服装品牌店的橱窗内正在做一个“世界旧衣回收周”的活动。店方称凡是提供旧衣服的顾客,他们都会送出打折优惠卡。
某服装品牌中国公关项目经理周薇薇:“主要是纺织品我们都回收,衣服我们会定期,基本上每个月都全球的门店收回的衣服,我们都会集中送往I:CO位于德国的工厂。”
周薇薇告诉记者,他们会根据衣服的品质和穿着的新旧程度将收到的衣服分为重新穿着、重新利用、循环使用和生产能源四个类型。截止目前,他们已在国内收集到1100多吨的旧衣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