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市渔业调结构增效益稳中有进 306人参与生产活动实现脱贫

2017-01-16 22:06  汉中日报  字号:T|T

2016年,汉中渔业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总体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强化渔政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08万吨,占目标任务3.96万吨的103%,与去年3.76万吨相比增长8.5%,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6.5亿元(含渔业一、二、三产和大鲵),与去年相比增长5.8%。106户306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实现脱贫。

渔业结构性调整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省“引汉济渭”工程输水区,水产养殖与水环境保护限制约束愈加突显的矛盾,积极推进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和冷流水鱼类养殖基地建设,发展鲟鱼、虹鳟、金鳟、齐口裂腹鱼等冷水鱼养殖,养殖面积16万平方米;发展稻田甲鱼、泥鳅、小龙虾等养殖,种养结合,面积1500亩;发展斑点叉尾鱼回、黄颡鱼、松浦镜鲤、鳜鱼等名特优养殖,面积近2000亩。渔业养殖结构逐步从产品常规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发展大鲵特色产业,加强市场开拓、品牌推介。全市大鲵产量4000余吨,繁育大鲵苗种600余万尾。以发展渔业类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已建成省级渔业类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渔业类现代农业园区21个,申报省级渔业类现代农业园区2个,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大力融合一二三产,努力补齐渔业社会适应性供给短板。与旅游、交通等外部产业联动,与渔业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汉中休闲渔业,不断拓宽渔业发展领域增加产业效益。据统计,全市已发展休闲渔业300余处,休闲渔业产值超过1亿余元,已成为渔业产业链中最具活力的产业。目前,汉中已有3家企业从事水产品加工。市政府将“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列为汉中市23个重点产业领域发展(2016-2020年)5年行动计划之一,市水利局制定了《发展水产品加工产业链5年行动计划》,加快了优化汉中渔业供给测结构性调整步伐。

惠农强渔服务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省渔业财政资金873.5万元,落实贴息贷款资金200万元,渔船油价补贴资金128.5万元。汉台、南郑、略阳、勉县被列为全省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重点示范县。宁强、洋县、留坝、佛坪、镇巴、勉县6县获得2016年度基层渔技推广与改革项目,实现了渔业基层体系建设项目全覆盖。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立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指导等多种方式,一批水产养殖新技术、新设备得到推广,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对100多个重点养鱼户进行了“渔业养殖——科学用药”和“渔业健康养殖技术”专题培训,全市开展渔业养殖技术培训活动5次,培训400余人次,选派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下乡320余人次。加强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试验推广,进行了7个水产科研项目,实施渔业新技术推广示范2000亩,黄颡鱼、鳝鱼、细鳞鲑、大鲵、泥鳅等种繁和稻田甲鱼、泥鳅稻养结合都取得新突破新成果。积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出台了《汉中市渔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以70家渔业企业(养殖合作社)为载体,采取“企业+贫困户模式”实施一户一策精准扶贫,254户897贫困人口将依托渔业产业脱贫。2016年我市渔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106户306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实现脱贫,贫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3390.89元。(黄子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爱心书法家送春联 慰问环卫工人

    2017-01-16 22:17阅读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雁塔单向立交1月16日上午7时建成通车

    2017-01-16 07:45阅读

    2017年延安过大年暨延长县黄河龙口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启动

    2017-01-14 15:02阅读

    质量强校:西安培华学院召开2016年度教学工作暨转型发展实践总结会议

    2017-01-13 15:00阅读

    西安铁路局春运预计发客1130万人

    2017-01-13 09:09阅读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开展保育教师床铺整理比赛

    2017-01-12 15:11阅读

    西安全面停办企业职工退休证 “红本本”已无实质作用

    2017-01-12 09: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