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传承——唐代陶俑艺术拾珍展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幕
1月18日上午,由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与西安半坡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泥火传承——唐代陶俑艺术拾珍”展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幕。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副部长姜涛、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长任军宜、陕西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副会长秦航、陕西民办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徐也力、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馆长王博、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王晓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馆长郭柱社、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主任杜德新、咸阳秦都古陶博物馆馆长李帖霖、西安柴窑博物馆馆长王学武、西安柴窑博物馆馆长寇玉徽、陕西省民间艺术收藏协会会长史恒、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王维坤等数十位嘉宾与收藏界爱好者一百多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唐三彩陶俑艺术展。
据悉,此次所展之唐俑共计百余件这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近60年来,首次引进唐代陶俑艺术专题展览,搭建起史前陶器艺术与唐代陶俑艺术、彩陶艺术与三彩艺术直接交流对话的平台。让观众感悟我国陶器艺术渊源流长的历史,以及绚丽多姿的风貌。唐三彩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兆楠在致辞中谈到,史前彩陶和唐三彩无疑均属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两者虽然时代、制造工艺、艺术风格不同,但是它们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之地,处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其主要遗址的分布区域就在陕西与河南境内。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西安和洛阳,唐三彩在这片黄土地上继续发展壮大,继承了史前彩陶绚丽夺目的装饰效果。人类文化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中,都有各自的特征与风格,但其相互间的交流、影响、借鉴和传承也在所难免。史前彩陶和唐三彩在时间上相差约五千年,虽然没有直接传承影响因素,但从陶器装饰系列、从陶器制作与烧造技术、从矿物颜料使用等方面还是可以进行对比研究。欣赏领略两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彩色陶器文化,除感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外,也有许多问题等待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记者 唐兰可 见习记者 孙吉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