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咸阳】去年全市火化量8317具呈逐年上升 殡葬新风尚正形成

2017-02-28 08:04  咸阳日报  字号:T|T

(记者 吕聪)推进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可以减少浪费,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更能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殡葬改革工作进展顺利,2016年,全市火化量达到8317具,继续稳步增加,较2012年增长36%,彰显出火化理念渐入民心,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正形成。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共有市殡仪馆、兴平市殡仪馆、武功县殡葬管理所、泾阳县殡仪馆、乾县殡葬管理所、三原县殡仪馆等6家殡葬单位。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6家殡葬单位火化区火化量达8317具。其中,市殡仪馆火化量最多达5800具,其次为兴平市殡仪馆和三原县殡仪馆。各火化区的火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火化量的逐年增加与我市殡葬惠民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2012年,本着切实减轻困难群众丧葬负担的宗旨,我市开始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对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见义勇为牺牲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允许火化证明的无名尸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需要救助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等6类人员,凡死亡后愿意选择火化的每人补助1000元。

在此基础上,近几年,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等县市区也不断创新殡葬惠民工作,扩大受惠范围,将农民纳入政策范畴。如渭城区农村居民亡故后实行遗体火化、集中安葬的每人给予2000元补助;愿意坟茔迁移接受集中安葬的给予1000元补助。目前,渭城区城乡亡故人员火化率达到100%。2016年,全市发放殡葬惠民补助1160人次,发放资金228.69万元,实现惠民殡葬政策的全覆盖。

此外,为鼓励群众节地生态安葬,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市加快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凡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政府给予补助50万元,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补助2至5万元。目前,秦都区、渭城区的城市公益性公墓全部投入使用,兴平市、武功县、泾阳县等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全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成94家,开工39家,农村群众生态安葬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市殡葬改革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的持续开展,群众丧葬从简、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观念正在增强,对生态安葬方式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在此,呼吁更多市民自觉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费的不良丧葬风气,把对逝者的缅怀从注重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六大行动”助力法治“奔跑” 扎实作为保障“大西安”建设

    2017-02-27 22:36阅读

    【安康】旬阳县铜钱关镇掀起追赶超越发展热潮

    2017-02-27 16:02阅读

    【商洛】行车溅水他人身争执打架不应该

    2017-02-27 10:22阅读

    【安康】汉滨区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2017-02-25 16:01阅读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精耕深做 再添殊荣 分享交流 共同提高

    2017-02-24 17:03阅读

    安康或将新增一条跨省大桥——白陨汉江大桥

    2017-02-24 10:08阅读

    西安市政府召开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

    2017-02-23 16: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