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王益区法院实施“1115”精品工程促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通讯员 袁焕焕)近日,王益区法院紧盯案件质效“关键点”,实施“1115”精品工程,列出了法院工作追赶超越的“计划表”,促全院审判质量上台阶、上水平、大提高。
案件质效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司法公正的基石。王益区人民法院把“提质增效追赶超越年”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定位和统领,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当前影响审判质效的顽疾和掣肘,从加大通报问责力度、扎实推进均衡结案、切实提升简易程序适用率三个方面有的放矢提升审判效率;从加强判后答疑、提升调撤率、提升文书制作能力三个方面从严从实提升审判效果。他们建立健全了领导包抓、带案指导、业绩考核、点评剖析、案件评查、追责问责、逐月通报公示七项工作机制,全力破解一审判决案件发回改判率高等审判质量难题,下茬立势提升审判质量。对点评剖析的案件举一反三,认真查找、研究案件质量中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措施,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创新措施,实施“1115”精品工程,把落实该工程措施作为实现法院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促进审判质效大提高。
该院实施的“1115”精品工程,即,1、打造审判工作精品工程,案件质量争创一流。狠抓执法办案、强化审判管理、落实审判公开等5项工作计划,办精品案、优秀案,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回应群众公平正义的司法需求。2、打造机制创新示范工程,办案效率争创一流。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改革、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等4项计划,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工程,充分调动审判团队内生动力、提高案件审执效率,杜绝超审限、超执限问题,回应群众高效便民的司法需求。3、打造群众维权诚信工程,解决执行难题争创一流。通过实施健全落实执行办案机制、执行惩戒机制、无财产案件管理机制等5项计划,使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的获得感”的指示要求落地生根,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杜绝“法律白条”,打造司法维权诚信工程,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达到第三方评估标准、争创一流。4、打造司法为民暖心工程,建设“五个过硬”法院队伍。实施强化政治建设、司法能力、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5项计划,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法院干警队伍,积极完成精准扶贫、四创、植树造林等工作任务,主动下基层做好法律宣传和服务工作,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打造司法为民暖心工程。同时,该院把审判管理作为提高审判质效的重要保证,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审判管理制度,在审判管理中强化广大法官干警“精品”意识,培树“工匠”精神;强化目标管理和规范管理,常态化做好审判执行质效通报、评估、考核工作,实行审判质效与员额退出、晋级晋职、评先评优挂钩,最大限度激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严格责任追究力度,对对不尽心办案导致的质量缺陷、瑕疵案件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目前,王益区法院各类案件结案率达20%左右,工作成效明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