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让诗为我们留下今生的证词——《阵地诗丛》总跋

2017-03-02 18:28  宝鸡日报  字号:T|T

◎白麟

诗经源头、周礼风雅——我想这句话或许最能表达一个本土写作者对这片沃土的敬意和感激!

诗云:“ 周原,堇荼如饴”。是啊,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之乡、东方佛都、文明之邦的美誉。7000年前的北首岭遗址,让我们回望先人的原始简朴;3000年前的木铎之声,又帮我们吟唱那浸满民间烟火的古风谣曲;而80年前陇海铁路的一溜汽笛,则拉开了这座城池现代工业的序幕;当年古丝路西行的第一大驿站,如今又变成“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毋庸置疑,这块皇天后土是哺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是生长史诗的圣地。《诗经》《周易》《周礼》等中华传统经典均诞生于此;这里出土的“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现存“原汁原味”最古老的诗歌;扶风才女苏惠(苏若兰)的织锦回文诗《璇玑图》,竟令女皇武则天为之作序称叹;苏轼初仕凤翔,任上有200多篇(首)作品问世,仅留给这方热土的赞美诗就有32首;陆游在宝鸡大散关抗金9年,留下“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千古绝唱!更别说汉时曹操、班固、刘彻、曹植,唐有杜甫、李白、王勃、岑参、韩愈、李商隐、白居易、卢照邻、皮日休、高适、王之涣……多少过境或流寓至此的文人雅士吟诗歌赋,不胜枚举,宝鸡也因之被誉为“唐诗的西海岸”!

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国新诗诞生以来,这块热土依然偏爱文人骚客的雪泥鸿爪,茅盾、老舍、梁实秋、王亚平、索开等人的串串足印,仿若渭河上曾经的点点白帆……名噪一时的抗战诗人侯唯动是本土诗人的代表,其代表作《斗争就有胜利》等在中国诗坛上产生过广泛影响;“文革”后期“七月派”诗人胡征、老八路诗人魏钢焰等诗家也曾流放这里,再次点燃宝鸡诗歌的火种。新时期以来古陈仓诗潮奔流,已然成为西部诗歌的急先锋,被新边塞诗人杨牧誉为陕西的“石河子”(诗城),在西部诗坛享有独特的地位和荣誉。

薪火相传、文脉接承。《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古诗吟唱时代的群言;而1984年面世的“长安诗家”(一套10本,陕西诗人)、1985年推出的“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丛书”(一套10本,全国诗人)、1986年编印的“秦岭诗丛”(一套10本,宝鸡诗人),这些当年在中国诗坛引发强烈反响的民间诗丛,其实都是从“诗歌窑工”渭水、商子秦等主烧的“宝鸡窑”出炉的,尽管是内部出版,却预示着中国新诗的一次解放,是改革开放后自上而下中国新诗发出的群言;这次我们编辑的“阵地诗丛”囊括11本个人诗集,也可说是吹响了新世纪宝鸡新诗界的群言。它不仅暗合着这座诗城的使命和延续,似乎也有了某种契合与意味——

11部诗集的作者从50后到80后,年龄跨度超过30年,可见宝鸡诗歌创作并没有青黄不接。其中50后的陈泯宝刀不老,他的《清唱》激情燃烧;60后占半壁江山,范宗科的《秋天最末的忧郁》、武岐省的《行吟》、荒原子的《时光书》、牟小兵的《文字长成山川》、白麟的《在梦里飞翔》,他们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其中3位作者都是写作几十年了才第一次出版自己的诗集,敝帚自珍可想而知;70后秦舟的《关中吟》、柏相的《早安,首善街》、魏娜的《低语》、王金辉的《岁月顾自流淌》,他们属于实力派,状态可嘉;80后庄波的《一只在城里奔跑的小蚂蚁》,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当然,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80后、90后、00后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为这座诗城再添活力、再展锦绣!

之所以叫“阵地诗丛”,缘于2000年我和青年诗人马召平、秦舟发起创办的《阵地诗报》。这份诗报后由延安时期老诗人贺敬之题写报名,15年来已出版30期,在全国民间诗报诗刊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次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阵地诗丛”(单书单号),得感谢西部女诗人唐晴的成全,当然也感谢信任我而响应加盟的各位诗友,他们基本代表了当下宝鸡本土的中青年优秀诗人!

今年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我们有意在这个年份集结出征、坚守“阵地”,也是想对本土新诗创作来一次提振和展示,也是对诗经之乡和新诗百年最好的纪念与礼赞!

百年沧桑,世事皆空。光阴兵不血刃地湮灭了一茬一茬人,而秦岭、渭河依然生死相依、山高水长,白云苍狗依旧我行我素、变化无常!一个渺小的人如何让自己的呼吸尽可能地长存于世,让后人看到自己的人生心迹?我想对文人而言,最实在的莫过于留下诗文了!人到中年,明知上天给予的时光不是太多,用诗歌的方式镌刻生命的轨迹,给自己留下到今生今世“来游来歌”的证词,又何尝不是一种欣慰呢!仅此,我亦感动不已。

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算起,到2016年整整40年了。40年来,无论新诗如何纵横流变,诗人如何才华四溢,但亲情、乡情、爱情、友情这些真情最终化作一簿簿诗情,怎不教人热泪盈眶!

此刻,一抬头就能看见秦岭的山影似波浪踊跃,渭水的波浪又似春秋大笔描画着人间的梦境!而这些,不正是我们依然爱着写作的诗人们要寻找的跳跃和胸襟吗?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宝鸡】电商扶贫微电影首映

    2017-03-02 18:02阅读

    共青团渭南市委致全市广大青少年朋友:倡议书

    2017-03-02 14:00阅读

    西安“户籍新政”首日业务火爆 “掌上户籍室”注册用户突破1.2万个

    2017-03-02 23:15阅读

    延安市举行第二届专业森林消防队业务技能大比武

    2017-03-01 14:12阅读

    【铜川】宜君县完成一千人和三十五个贫困村的脱贫重任

    2017-03-01 08:02阅读

    西安发布重污染天蓝色预警 尽量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017-02-28 20:33阅读

    【咸阳】渭城区开展“爱鸟周”保护宣传活动

    2017-02-28 08: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