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亮剑保平安 聚力铸警魂
本报通讯员 王秋伟
高清审讯系统,便携式执法记录仪,激光生物检材搜索仪……大山深处的宁强县阳平关派出所,一台台高科技执法设备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几年前,这里的审讯系统陈旧,执法方法相对单一,办案民警曾一度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惑。如今,该所的执法设备焕然一新,执法水平显著提升。而这,仅仅是该县基层派出所建设和公安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6年,该县群众对公安系统满意率列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该县公安局荣获全省正规化建设试点单位、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公安局、全省禁毒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现场勘查工作优秀县级公安机关、全市优秀公安局,高家坪公安检查站受公安部表彰、荣立集体二等功……
构筑平安“防火墙”
近年来,宁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成立全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筹建过境危化品车辆GPS“智能云”平台监控系统,一次性招录辅警(含消防文员)131人。在市局的指导下,该县公安局高点谋划,锐意改革,提出“序列当第一、全市争先进、全省有亮点”的目标定位,积极打造队伍建设第一、反恐维稳第一、创新改革第一、科技强警第一、服务发展第一“五个第一”安全壁垒,累计建成24个社区(中心)警务室,落实村(社区)治保调解组织229个、治安中心户长1759名,商业店铺联防组长127名,指导组建“红袖标”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22支3500余人,铁路护路联防队伍21支148人,高标准实现了平安共建防控体系提档升级。
该县公安局立足于“一切面向实战”,主动发起并加入四川朝天、旺苍和甘肃康县毗邻区县2个警务协作区,创建“点对点”联系、网上办案协作、专人全程督办机制,紧扣“脚板+网络”、“传统+科技”、“专门工作+群众路线”现代化警务模式,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了网络校时服务器、网络涉密清除工具,累计建成百万高清公共视频监控探头271个,摄录一体机400个,治安卡口、微卡口50处,整合社会视频资源836个,建成了社会视频资源图像整合平台,形成了坚不可破的平安共建“防火墙”。
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该县不断创新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全面整合侦查力量,先后组织开展了“2016秦风行动”、打击“盗抢骗”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相继破获砸车盗窃、系列盗窃摩托车、重大保险柜撬盗、系列盗窃商铺、盗割电缆等案件,累计组织各类警企联防联治活动30余场次,检查行业场所和单位1563家次,整改消防隐患2767处,化解项目建设中苗头性问题60余起,破获各类侵财案件203起,打掉侵财类犯罪团伙8个,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5.5万元,缴获毒品5594克,顺利实现了“打击更有力、防范更严密、应对更有效”的立体化长效警务机制。
该县公安局始终紧扣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创建“一所一品”活动,累计投资210余万元,改建办公场所800余平米,先后给15个派出所、22个社区(中心)警务室配发27台手持机、16套执法记录采集站、100台执法记录仪,更新电脑58台、打印机26台、扫描仪21台。同时,累计投资35万元,在京昆高速公路和108国道宁强段以及全县边际地区、旅游沿线建设2个一级、3个三级检查站,10个治安卡点和133个网格化报警服务点。该县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构建“云警务”理念,完善拓展移动互联网“网上公安局”、“微警务民生服务平台”,开通了“报警举报、违章查询、办事指南”以及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受理等服务。实现“互联网+全警务”工作格局。
树立公安队伍新形象
公正廉洁执法是公安队伍的生命线。该县公安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阳光警务执法公开,主动参与群众接访,严厉打击群众闹访,详细制定非法集资受损群体排查化解预案,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围绕文化引领、典型带动,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思路,深化民警教育训练,培树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天汉卫士”蒲贵军,还培养教官7名,建立3个训练基地,在全市特警实战技能比武竞赛中夺得全市第一序列团体第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