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春季市民出行慎防雷电
本报记者 黄韦华
近日,我市出现连续降雨天气,气象预报显示3月18日新的一轮降水天气又将来临并有可能伴随着雷电现象。那么,雷电形成的原因,出现的时段、频率怎样?市民如何有效预防雷电呢?记者采访了汉中市防雷中心主任、防雷减灾专家王小永。“雷电频繁出现的时段在每年的3至8月。”王小永对记者说,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
雷电发生时电压瞬间会达到几千上万伏,电流可以击穿一棵大树。雷击时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碳化为焦状。被雷击相对较轻的受伤者,出现心脏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即雷击的“假死”现象,此时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护并呼叫急救中心。除此之外,雷电往往导致建筑物、电路、通信等被摧毁,还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王小永告诉记者,雷雨天,除了钢管、塔吊等金属导体之外,被雨水淋湿的大树、广告牌、电线杆等更容易遭受雷击,因此户外防雷、防电是关键。
王小永提醒市民,室外防雷电首先应做到穿雨衣或撑木柄、竹柄雨伞而不撑铁柄伞,不要在旷野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物体,不要滞留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其次,避免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气设备,避免接触所有金属物件包括电线、篱笆、机械、发动机及电工工具等,不要进入临时性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不要躲在树下避雨;身处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等。身体应尽量下蹲与地面越近越好,双脚并拢、双手捂住耳朵,与其他人至少保持4.5米的距离。另外,要知道水域、高地和空旷地雷雨天最危险,不要参加钓鱼、划船、游泳等活动。除此之外,室内也应防雷电,避免接触水、远离门窗、关闭电脑和电视等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电话、不要用耳机听音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